转过头来看潜水方面的,这一块的“场地”很小,但却是水库比较深的地方。进行这一项比赛,可以同时很多人进行。
潜水方面,有些人可以在下面呆很久,时间上可能就要比较长,因此也需要多些人同时参加,这才足够时间应对。
这个时候,一分钟过去了,有几个人就忍不住冒出水面呼吸了。能够在水面憋气一分钟,这其实就是正常人的表现,经常游泳的人,或者经常运动的人,他们的肺活量比较大,能够撑到两三分钟。
一个人爬到沙滩,大口喘气:“呼!受不了了。我在水里已经数过,应该超过一分钟了。嗯!我这是第几名?”
沙滩上很多人都不大忍心打击他,陈武却十分老实地跟他说道:“你是第二个先冒出来的。”
那人瞪大眼睛一会,随即泄气:“不会吧?这已经是我的极限,还以为不错了,以前都是憋半分钟左右。”
过了两分钟,就陆陆续续很多人出来了,很多人都是这个极限。
“他们真厉害呀!居然能憋那么久。”刚才那个游客说道,语气中有些羡慕。
“这算什么厉害?你知道世界上憋气的记录吗?上次在宝峰湖举行的深水憋气比赛中,一个意大利人以20分钟55秒破世界纪录。一两分钟,很正常,就是三四分钟,只要经过一定训练,寻常人都能达到。”李泉说道。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是愣了一下,显然不知道人的极限能达到那种程度。
“不会吧!20多分钟不呼吸还不死?他能水下无氧呼吸不成?”不少人都不大相信,这已经超出他们的想象。
楚家强解释:“那种人是极少的,他们心脏跳动会比较慢,需要的氧气就会很少。普通人也能练到34分钟,这不奇怪。但是训练憋气要小心。因为经过训练后的憋气事实上身体是处在非常缺氧的状态下,而且你自己很明显的体会就是没有任何不适,好象根本就不想喘气。所以如果不注意或者心脏和肺功能不好的话,很容易就那么过去,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没气了。”
其实。练习憋气的方法很简单。大家都能学,也容易学。
先深呼吸,每一口都吸到不能再吸,再呼到不能再呼。整个过程要平静匀速。到大脑微有眩晕或困倦,再到这种感觉完全消失,大概中间要5分钟左右,这时候开始闭气,并看时间。
你会发现即使是第一次练习。憋气1分半到两分也是很容易的,如果觉得不适比如憋不住了,或者脑袋又有些晕,就立即停止,不要勉强。
每天练习几次就行,但中间间隔最好1小时以上,很快就会进步到3分左右。但是如果困倦感和眩晕感加强,就不要再练习,以免脑缺氧。而且不要强迫自己加长时间或加大训练量。
“而且。像他们那样憋气很久的人,其实对身体不好。逞一时之勇,往往伤害了自己。憋气太过,弊处很大。”楚家强跟他们说道。别以为憋气越久,代表着人的肺活量越大。身体越棒。
当然,不可否认,通常在完成最大静止用力的运动时,需要憋气来配合。如大负荷的负重、举重运动、角力、拔河、“扳手腕”等。憋气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支撑条件。
但人们只看到憋气对运动有利的一面。并不知憋气还会对人体产生负面的作用。
杨老也点点头:“没错!做什么都要适可而止。憋气使胸腔内压上升,造成静脉血回心受阻,进而心脏充盈不充分,输出量锐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视网膜供血不全,产生头晕、恶心、耳鸣、眼黑等感觉,影响和干扰了运动的正常运行。”
另外,杨老还补充,憋气结束时,会出现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膜腔内压遽减,原先滞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并使心肌过度伸展,血压也剧升。
这对儿童的心脏因承受能力低而易使心肌过度伸展、松弛,对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而容易使心、脑、眼等部位的血管破损,都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就要把握好中间的度。”最后,杨老提醒大家。
“最好呢,还是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憋气结束为使胸膜腔中的内压有一缓冲渐变小的过程,呼出气应逐步少许地、有节制地从声门中挤出,即喉咙发出“嗨”声的呼气;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都作憋气。”楚家强教大家正确的憋气方法。
“哎呀!有个家伙还没上来,已经四分钟了。”岸上有人大声叫道。
“不会出事吧?”这回,就是老村长也有些担心起来。虽然听这些人说得轻松,一个人锻炼过,三四分钟不成问题,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而就在这个时候,水下涌起大量的河水,大家知道,那人要起来了。
果然,一个青年冒出来。不过这人居然趴在巨鲤的身上,大家都想不明白怎么回事。那个人就一脸郁闷道:“我还可以憋一会的,但这条巨鲤愣是将我顶上来,倒霉!”
岸上所有人一阵惊奇,文教授等人顿时猜测,可能巨鲤以为那家伙溺水了,所以就好心救人,哪里知道好心办坏事?那两条巨鲤通人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哈哈!人家巨鲤也是一片好心呀!你小子就别郁闷了,现在你暂时也是领先,要是拿不到第一名,到时候再给你一次机会。”有人笑道。
电视台的人则是连忙将这一幕拍下来,感觉这种奇闻的新闻价值大多了。毕竟游泳比赛真的太平常了,尽管这里是农村。但“巨鲤救人”那就不同了,全天下恐怕除了这里就没有了。以前,就总听说海豚会救落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