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历4257年3月16日,拥有着36万市民的白沙城,所有报刊都不约而同的,都在各自报刊第一页最显眼的位置上,用不同的标题报道了同样的一件事——
《班穆布克街大事件——四位风云人物引领慈善募捐风潮》
用这个题目的,是素来以消息准确客观自诩的《消息之神箴言报》,他们果然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原原本本的还原了普通人眼中的,发生在班穆布克大街的大事件。
身份神秘的老圣武士、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年作家、拥有者出人意料之庞大财富的血族银行家,远道而来且拥有无数金币的利爪德鲁伊大师,再加上群情踊跃的战争孤儿专享捐款……哦,还有那位小丑般上蹿下跳,丢尽了自己颜面的谢顶地精出版商。
这如此吸引眼球的一切,还不足以保证报纸的销量么?
《二十三万七千四百兰特零三普尔又九便士》
这,是《白沙晨报》所使用的题目。
在班穆布克大街的现场,从始至终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的《白沙晨报》记者,在用充满了的赞扬与褒美的文字,讲述了事件的全部经过后,用更加情绪化的文笔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身为记者,我已经见识过了太多的黑暗与冷漠,我本以为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国家,早已经被光明诸神所抛弃。
但就在昨天,就在班穆布克大街,那二十三万七千四百兰特零三普尔又九便士专为战争孤儿们所捐献的善款,让我终于明白了——光明与善良,从未远离我们,它们一直就在这里,一直就在深埋在我们冷漠心灵的最深处!
感谢血族银行家索尔斯!
感谢老圣武士安德鲁-卡耐基!
感谢德鲁伊大师康奇塔-鲍伯温!
感谢少年天才作家马龙-李斯特!
感谢当时所有几乎掏空了身上全部口袋里最后一个便士的人们!
是这些人,让我们、让那些战争孤儿,重新找回久违的爱与温暖……”
这,是《白沙日报》所使用的题目。
他们的记者并没有在现场,但是他们却通过与索尔斯相熟的关系,在这个大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找到了最出风头的四位风云人物。
忙于银行业务的索尔斯,没有空在采访时发表能够引人深思的演说,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
老圣武士,拒绝对自己的善行,发表意见。
利爪德鲁伊大师,忙于研究马龙“破译”出来的更多《艾利之书》的内容。
只有马龙,禁不住《白沙日报》记者的软磨硬泡,硬着头皮的发表了被他临时篡改了内容的。
“四千余年前,三百零七位先贤建立了洛灵共和国,先贤们立下神圣的誓约,他们说洛灵的人民将不再会被贵族所压迫奴役,他们说洛灵的人民将不再会为种族的不同而血战仇杀,他们说洛灵的人民将不再会因贫穷而成为道边饿殍。
七十七天前,曾经几乎差一点就让洛灵沉沦于黑暗的战火硝烟,随着黑尔法帝国极其仆从国们的无条件投降而终于散去。
但是七十七天过去了,我们却必须面对悲惨的事实,自由与幸福的生活并没有降临,至少没有降临到战争孤儿们的身上。七十七天过去了,战争孤儿们依然在看不到希望的贫民窟里过着悲惨的生活。七十七天过去了,战争孤儿们依旧生活在恐惧与梦靥之中。
所以,今天、我要告诉你,我的朋友们,尽管面对这些艰难与无望,我仍有一个梦。这个梦,源自建国先贤们的神圣誓约。
我有一个梦,那就是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变成这样的世界:“洛灵人照顾长者,不管这位长者姓什么;洛灵人爱护幼儿,无论这个幼儿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我有一个梦,那就是有一天在鲁瓦州的灰色丘陵上,各个种族各个阶层的孩子们,将会环坐在兄弟相爱的桌前。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甚至连白沙城,这个如今仍将贫民窟的孩子厌恶的称作“贫民窟小劣魔”的城市,会转化成充满着博爱的城市。
我有一个梦,就在今天!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我们的国度将变成一个美好的所在,富人的孩子们与穷人的孩子们会手牵手走在一起情同手足。
我有一个梦,就在今天!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光明诸神的荣耀必将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
除开以上这三家白沙城最大的报纸,其他的报纸与刊物也从各个角度,报道了这场难得一见的大事件。
而报刊的销量,则可以说明白沙城的市民们,对这场发生在班穆布克大街的大事件的关注程度——
《消息之神箴言报》这一期,卖了三万八千份,销量仅次于七十七天前,对刊载了共和国首席执政官,发表噩梦般的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之演讲的那一期。
《白沙晨报》狂销七点四三万份,销量甚至超过了七十七天前的那期。
《白沙日报》,最大的赢家,它销售了恐怖的十七点九万份!几乎等于每两个白沙城的市民,就购买了一份本期的《白沙日报》!
而几乎所有的人,购买《白沙日报》的原因,想看的都是那篇出身于贫民窟的天才少年作家马龙-李斯特,充满着浓浓梦幻色彩与理想主义的……。
所以许多人,不是单份单份的在买《白沙日报》,而是十几份、几十份、几百份乃至上几千份的在买!
有这样一位沿街乞讨的瞎眼战争老兵,在听完街上其他人所念的后,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足足买了两百多份《白沙日报》,然后艰难摸索着将这些报纸免费发给所有他碰到的人。
“先生、小姐,看看吧!看看这份报纸吧!为了我们的共和国,为了我们的……未来。”
“洛灵人照顾长者,不管这位长者姓什么;洛灵人爱护幼儿,无论这个幼儿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看看吧,我们的小马龙,写的多好听啊!”
这位沿街乞讨的战争老兵,对每一个碰到的人,这样说着。
还有这样一位贫民窟出身,在码头做苦力赚钱的青年人,光着脚走了三个多小时的路赶到了《白沙日报》报社,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三百多张被汗水浸透的最大不超过十兰特的纸币,购买了足足一千两百份《白沙日报》。
在一个《白沙日报》的记者,以记者特有的敏感询问了这个青年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时,而且为什么有这么多钱还不坐车时,这个青年人笑笑后回答道:“这些钱,是我们所有在码头上工作的贫民窟出身的男人凑起来,专门用来买这一期的《白沙日报》,然后拿回去张贴到那些即将远航的船上,好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梦的啊,我怎么可以只顾自己享受的用去坐车呢?”
在找了根粗木棍,将千余份报纸挑回码头之前,那衣服破破烂烂浑身肌肤被晒成古铜色的贫民窟青年,拜托了询问他的《白沙日报》记者一件事:“记者先生,如果您有机会见到我们的小马龙,请替我和码头上的其他贫民窟苦力们谢谢他,谢谢他……给了我们这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