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五百八十七)火箭

类别: 历史 | 清史民国 | 高科技军阀 | 银刀驸马   作者:银刀驸马  书名:高科技军阀  更新时间:2012-12-25
 
正文

“希望这里能找到油料”在彻底清扫掉城堡外面的苏军之后,刘汉良说道这支突击部队一共带了二十多辆装甲运兵车即苏联人的雷达观测到的坦克,由于长途跋涉,油料已经快要耗尽,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他们在完成任务后往回走时就要遭罪了

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当他们进入城堡内部的时候,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地堡内弥漫着浓重和硝烟和血腥味,到处都是苏军士兵血肉模糊的尸体,刘汉良上尉注意到好多苏军士兵的尸体竟然全都变成了两半,象是被人揪着双腿从中间撕开一样,不由得心惊不已

搜索了约一个小时,他们最终确定,这里已经没有能够抵抗的敌人了

“长官,找到他们了”李明上士急匆匆的跑来向刘汉良上尉报告道,“身份确定,是自己人,不过是联邦调查局的人……”

“联邦调查局的人?”刘汉良和古德文对望了一眼,苦笑了一声,“他们的手竟然能伸到这么远,还真是厉害啊”

“你过去看看,长官”李明上士吐了吐舌头,“这帮人都是怪物,正常的没几个”

“让大家小心搜索一下,别有漏网的”刘汉良下令完毕,对李明说道,“带我过去找他们的头儿”

李明带着刘汉良和古德文等人在城堡内弯弯曲曲的走了好一会儿,来到了一座大厅里

当他看到高高的穹顶之下竖立着一枚巨大的尖首长身的火箭时,不由得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这里,就是苏军的火箭发射堡

在火箭旁边,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巨人一张长满白色长毛的脸上,有一双铜铃的大眼睛,看到刘汉良上尉进来,冲他咧嘴一笑,露出森森的白牙

饶是刘汉良久经战阵,看见他也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战

“你是队长吗?”刘汉良向他打了一个招呼,问道

巨人摇了摇头,伸了伸毛茸茸的大手向一个方向指了指刘汉良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少女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女战士

刘汉良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转过头,用疑惑的目光望向巨人,巨人又是咧嘴一笑,点了点头

“上尉,能联系轰炸机过来吗?”少女没有看刘汉良而是紧盯着巨大的火箭

“你想要摧毁这里?”刘汉良明白了她的意思,反问道

“对”少女转头看着他,点了点头,看到少女那明艳不可方物的容貌刘汉良的呼吸竟然情不自禁的有些变粗

“联系轰炸机没问题,”刘汉良说道“但是,就是轰炸机过来也未必能够摧毁这里”

“为什么?”少女身边的女战士看着他问道

“光建造这个屋顶,差不多得用3000多吨水泥,它十分坚固,我们的轰炸机,无论是陆航的还是空军的,现在都没有装备能够击毁它的炸弹”刘汉良说道,“它们就是来了,也是白搭”

“原来如此”女战士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看样子想毁掉这里很麻烦啊”

“你参军之前是做什么的?上尉?”少女问道

“我是建筑工程师”刘汉良笑了笑,回答道

“我觉得,还是不要毁掉这里为好”古德文上尉突然说道

“为什么?”女战士有些惊奇的看着他问道

“想要建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火箭发射场,并不容易”古德文说道,“苏联人在这里建造这样一个发射场,是想要发射火箭打我们,但如果这个发射场落到我军手中,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火箭射到莫斯科去,不是吗?”

“可这里是敌后,我们的部队离这里还很远啊”女战士——杨静怡有些着急的说道,“不破坏掉这里,我们离开后,苏联人还会重占领这里的”

“可以向上级说明情况,要他们派伞兵部队过来驻守,等候装甲部队的到来”刘汉良同意古德文的意见,说道,“我们的部队会很快打到这里的,在他们来这里之前,我们守住这里就可以了”

“也是,这么好的火箭,白白的毁掉,不打到斯大林的头上,实在是太可惜了”杨静怡看着火箭叹息道

“你为什么会想到要保留这里和这些火箭?”苏尼雅娜看着古德文上尉,问道

“我见识过和这种差不多的火箭的威力”古德文笑了笑,似乎很欣赏少女的敏锐洞察力,“其实这东西不是什么鲜玩意儿,装甲教导师里就有,这次打仗就用了但不是这种固定在地堡中发射的,而是用汽车拖着发射架,移动发射的”

“什么?”杨静怡听了他的回答,不由得大吃一惊,“我们的部队已经装备这种火箭了?”

“当然,”古德文想起了自己初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时所见到的那惊人的一幕,目光变得有些恍惚,“而且数量不少呢”

此时此刻,正象古德文说的那样,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城郊,正在进行着火箭发射

“真的要把所有的飞弹全都发射出去?”

装甲教导师所属的飞弹发射大队队长宇文龙看着面色苍白的东方白,有些奇怪的问道

“不是已经确定了敌人集结地的位置了吗?”东方白显得坐立不安,说话的声音也透着烦躁,“那就全射出去炸死他们”

“是,长官”看到东方白有些歇斯底里,宇文龙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下达了战斗命令飞弹部队的官兵们立刻围着发射车开始忙碌起来

看着一辆发射车上竖起来的如同利剑般的“天狼星”火箭,东方白略略安定了些

参谋出身的军官都有这样的缺点,每每到了作战的僵持时刻,他们会本能的选择回避血战而是以加灵活的姿态面对,或者说是选择逃避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情绪上也会表现得焦躁起来,而且在失控同时,惊慌失措使得指挥的水准也大大降低

作为一名典型的“参谋系军官”,这些缺点现在在东方白身上暴露无遗

在这些天的战斗中,中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当然这样的胜利也是东方白的“强力发挥”促成的,但在这持续了80天的边境交战中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按照现在的统计,仅在头10天的战斗中,陆军就损失了21087人其中死亡8886人,失踪2707人受伤9494人,不包括病员以及中国海空军的损失,也不包括在南部战线华军的损失而在6月的头13天,中国陆军又损失了3万余人其在这场战役中的总损失达52000余人,其中死亡约2万余人

上述数字显然已经不小但根据公布的最数字,5月份东线华军的实际死亡人数达25000人,6月死亡63099人中国战时统计为5月死亡8886人,6月37584人由此推算斯维尔德洛夫战役期间华军的实际死亡数字估计在5万左右,而伤亡总数按照保守估计应该在15万左右在南部战线,华军另外损失了7000余人

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华军的技术兵器损失也很大据前线军需官的日记,截至6月30日,首批投入进攻的装甲部队已损失了12%的坦克约1700辆,但其中大部分得到了修复,最终彻底损失的坦克、自行火炮有616辆另外,中国陆军还损失了2154辆汽车、牵引车,3000多辆摩托车

自战争开始以来,在5月份,中国空军在东线战斗损失的飞机数为472架水平轰炸机186架到6月5日为止,已经在苏联的战斗中损失了607架飞机到6月22日前,损失数字上升到786架因为故障和事故损失的飞机不包括在其中在人员方面,仅在6月份的9天战斗中,中国飞行员不包括地勤人员在东线就死亡了156人,另有229人受伤,118人失踪

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不仅给华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资损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第4集团军参谋长卢巍上将回忆:“即使在争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第一次战役中,苏军也比日本军队顽强,他们在被包围时仍然坚守阵地,继续战斗”而胡琏则在私人信件中对他的敌人做了这样的描绘:“俄国人可不像日本人,他们在战术上已经被打败了,可还是不肯逃跑,必须一次一个的把他们杀死在半森林半沼泽地里”杨朔铭则告诉她的女秘书李孝贤:俄国士兵宁可在掩体里自爆也不向华军投降在听过希特勒的评价后,这位女秘书写道:“我们看到了俄国士兵的坚韧,如果他们指挥的合理,将和我们势均力敌多亏他们没有那样的领导能力”

而在战斗过程中,苏联红军数量众多的技术装备同样令中国人吃惊“敌军的装备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震惊”,一个中官在巡视战场后惊叹道而这种震惊尤其体现在坦克上红军的“-34”坦克、“”坦克使中国人在装甲兵器上的优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奇形怪状的苏联多炮塔坦克也给华军以深刻的印象对此,作为中国坦克技术权威的钟离卫上将也不得不感叹:“一个陷入颠狂的民族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技术成就”

苏联空军在交战中的表现同样很引人注目空军是斯大林很爱用来救急的军种战役期间,苏联红军的轰炸机始终都以数十架甚至数百架的规模不间断的对中国地面目标进行袭击袭击范围不仅包括华军前线部队,也包括纵深的机场和工业目标按中国方面的统计在5月2日到6月20日,苏联空军共动用3700个架次对华军机场进行了1000多次袭击虽然说在对中队的纵深目标的袭击中,缺少比较成功的战例从6月23日起,遭到苏联远程轰炸航空兵袭击的还有蒙古和哈萨克本土的的一些基地但多数情况下苏军的空袭由于没有战斗机掩护,加上编队呆板,在华军密集的高炮火力和性能先进的“披毛犀”战斗机拦截下往往损失巨大,而给华军造成的实际损害却非常有限仅在6月27日一天时间里,苏联空军在对蒙古的袭击中就损失了上百架轰炸机在南方的一次战斗中,苏联空军在损失43架轰炸机的情况下,仅凭借有限的自卫火力击落了5架中国“金丝燕”战斗机如果考虑到双方飞机在性能上的差距,应当说苏联轰炸机飞行员干的还不错

和击落性能落后、得不到掩护的苏联轰炸机相比中国空军与苏联战斗机的战斗却不是那么轻松虽然大批“伊-15”、“伊-16”战斗机在度、火力、机载设备上都大大落后于中国战斗机,苏联飞行员中菜鸟也太多,但在空战中,少数优秀的苏联飞行员仍能够驾驶这些老式飞机击落先进的中国飞机而在遭遇苏联式战斗机的情况下中国空军受到的挑战大因此,在大量击落对方战斗机的同时,中国的战斗机损耗也非常严重以第2航空队第51战斗机联队为例在5月24日,该联队有第一流的“披毛犀”战斗机160架,从6月2日到6月25日损失却有59架

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东方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这些损失并不能算到他一个人的头上,现在的他,在压力下已经临近崩溃只希望能够尽快的结束战斗只要是能加快战斗进程的办法,他都愿意试一试命令剩下的“天狼星”飞弹全部发射其实就是他精神接近崩溃的表现在战役已经接近尾声的情况下,他把这种划时代的先进兵器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早就大力开展了军用火箭的研究工作中事当局为了寻求保证华军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占有军事优势的式武器,很自然地就将注意力瞄准了火箭武器的研制工作

中国在这个领域内的工作,是从改进早已发现的固体燃料火箭开始的,经过一次次的改进,增大了它们的威力另一些科学家则着手试验使用式液体燃料的火箭

1925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和”公司生产的竞赛用汽车上试验了火箭发动机试验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中国的科学家们却雄心勃勃,扩大了火箭发动机在的领域内的试验

中国科学家对火箭技术的研制十分重视1927年,以施光远博士为首的一批热心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建立了民间的学术组织——著名的中国宇宙航行协会它立下了“为人类造福”的宗旨该组织吸引着以王希夷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火箭专家他们用简陋的液体火箭,在北京郊区宇航协会的火箭发射试验场进行了最初的试验他们的研制、试验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中最棘手的还是资金来源不足

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冯天明工程师,受一些无名氏写的科学资料的启发,对火箭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识到这是一项颇有发展前途并肯定会为军事服务的事业他不受大多数字航会员“不与军队为伍”的偏见的影响,主动找中国陆军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谢浔少将求援

谢浔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是华军的一名职位不高的炮兵指挥官大战期间,德军在西部战线曾使用了一种常炮管的大炮,即39米长的“巴黎大炮”这个大家伙发射的炮弹,竟然可以在空气阻力很小的大气层空间飞行火炮发射距离竟达120公里之远这给谢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浔对火炮有兴趣,就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攻读了博士学位

1930年,中国陆军奉命接受秘密研究火箭的任务,陆军挑选、井委派年富力强、对火炮有研究的谢浔直接负责该工作谢浔把注意力投向中国宇航协会,他决心要吸引这批学识渊博、有献身事业精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自己所主管的工作

冯天明当时只有20岁左右,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谢浔没有小视这个精力旺盛的工程师,把他安排在陆军飞弹处工作使其成为字航协会成员中第一个从事军事研究的科技人员,冯天明如鱼得水,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干的广阔天地)

启蒙书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