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华夏  (六百三十一)战争幕后的一些事

类别: 历史 | 清史民国 | 崛起之华夏 | 银刀驸马   作者:银刀驸马  书名:崛起之华夏  更新时间:2019-05-09
 

后世的好多历史学者和专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认为,如果说1905年爆发的震惊世界的“华俄战争”是一场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战争的话,结论未免失之轻率偏颇。

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亚洲新兴的工业强国华夏共和国和老牌帝国沙皇俄国来说,都没有任何出乎意料之处,在战争爆发的前五年,中国和俄国都笔直地朝着流血冲突的方向走去,各自都在为未来将要爆发的那场战争做着准备。

而且,学者们研究后认为,中国和俄国之间爆发的这场战争并不是一场孤立的事件,这场激烈冲突的原因不仅仅是取决于两国国内的经济需要以及对外政策的发展进程,而且还同当时中俄两国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列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利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有人指出,对于这场影响和决定中俄两国前途命运的战争的回顾和分析,不能只着眼于中俄两国本身的历史,而势必超越战争本身,涉及到财政和外交的背景以及当时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国际竞争。

由于俄国最开始的尝试入侵中国的军事冒险行动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沿着铁路机动的中队给当时的俄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加上出于摆脱国内经济困境的考虑,因此俄国加快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的步伐。

而中国方面早就对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意义有着极为清醒地认识,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对俄国人的行动感到惴惴不安。

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一旦完工,不仅可以起到沟通俄罗斯帝国的荒凉腹地和更遥远的边陲的作用,还将大大有利于以后俄队的调动,从而改变西方列强在远东地实力对比,并将极大的威胁中国地国家安全。

在蜿蜒于西伯利亚荒原冻土上的冰冷铁轨的另一端,中国早就注意到了毛茸茸的俄国北极熊的巨大身影。

面对俄国的刺刀威胁,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同仇敌忾。

开始全力进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未来可能到来地战争做准备。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

作为对俄国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直接回答,中国建成了一条不亚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自己的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

曾经有一位西方学者评论说,“如果没有这两条铁路,中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充其量就只能是一场小规模的、低烈度的局部战争,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条铁路,使得这两个国家都有足够地能力把自己的军队和物资及时的调动起来,因此使得这场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

并且达到了空前惨烈的程度,而这一切,其实在这两条铁路完工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从那时起,中国和俄国就象两辆迎面开着地巨大的火车,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激烈碰撞在一起。

后世的学者经过研究后指出,“是京广铁路密切了中国南北地区的经济联系,而这一联系又不可避免的把在中国存在着众多利益的西方国家牵扯了进来。

而在中国经济利益最大的英国,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英国是在中国存在利益最多地国家,同时也是沙皇俄国在世界范围内地最大竞争对手,由于英国在中国经营多年,英国事实上已经把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流域变成了自己地“势力范围”。

京广铁路的开通密切了中国北方和长江流域的经济联系,同时也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京广铁路同时又和中国东北地区以及蒙古地区的铁路联在了一起,如果中国在同俄国的战争当中失败,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网将落在俄国人的手中,而俄国人就可以利用这些铁路南下,不可避免的把熊掌伸向中国南方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而这种情况,是英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自从德国占领中国的青岛之后。

英国在中国北方的利益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为在中国奉天省的牛庄(营口)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起就是英国的传统商业据点,俄国一旦通过铁路攻入中国东北地区。

英国的这一传统商业据点就将不复存在,更让英国担心的是俄国会继续沿铁路南下,侵入北京地区,而“北直隶与扬子江之间是根本没有天然屏障的”,一旦中国在北方的军事行动失利,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将受到致命的威胁。

为了防止京广铁路最终成为俄国人南进的坦途,在英国自布尔战争结束后无法也不愿意直接介入这场东方战争的情况下,英国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的加强中国的军事力量,让新兴的中国挡住北极熊南下的侵略脚步。

为了帮助中国抵抗俄国,英国破天荒的允许中国在英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公债筹集资金,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制造武器的设备和技术,这当中甚至包括驱逐舰上使用的新式涡轮机、英国先进的markix式舰用火炮和bvi式炮塔的制造技术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极大的改善了中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增强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而英国根据中国方面的设计要求和图纸为中国建造的“龙霆”号战列舰以及她的另外三位姊妹在后来的海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当时她们的建造者事先都没有想到的。

英国明目张胆的支持中国的作法激怒了俄国人,也引起了俄国的盟国法国的不满,但法国同英国相比,显然没有真正尽到一个盟国的责任。

不过,也有的学者认为,如果法国政府也采取象英国政府支持中国那样的态度去帮助俄国人的话,这场中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很可能会把英法两国全都拖进来,最终会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战争,而这样的结果是英国和法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直到这场战争最后结束,法国政府除了给予俄国一定的经济方面的支持和极为有限的军事方面的便利之外,并没有采取更多的行动,而是和英国一样,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幕后推动者”。

一些对于“华俄战争”的传统论述往往着重夸大英国和法国在幕后的推波助澜和相互博弈,而忽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德国在幕后的“怂恿”所起的作用。

为了防止俄国的注意力转向西方,德国想方设法的想把俄国推向东方,很多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早在中俄战前,德国就在致力于让中俄开战,在一份德国宰相德皮洛夫替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撰写的给俄国政府的外交照会中,有这样的一段解释,“皇上目前想的主要是未来势必爆发的俄国和中国之间的战争,皇上已经授权海军大臣加强在胶州湾的兵力,因为那里靠近俄国的天然势力范围,任何挑衅者(指英国和中国)妄图用武力阻挠你们的意图时,都会遭到你们的舰队以及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德国舰队的迎头痛击。

``````任何挑衅者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同敌人,``````中国肯定是想要联合欧洲的一个强国(英国)来对付俄国了,``````中国人是一群狡猾可恶的家伙,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坏事都能够作出来,但他们要到1905年以后才能够完成战争的准备工作。

``````皇上坚定地相信,在此之前,我们两国的舰队就可以把他们的舰只全部击沉在太平洋里。

德皮洛夫“代笔”的这份照会是不是代表了威廉二世的真实想法现在后人已经无从得知了,如果这些话是真的从威廉二世的嘴里说出来的话,那么沙皇尼古拉二世知道了德国真正都干了些什么的时候,面对威廉二世时会不会对他饱以老拳,可就不好说了。

一贯信口开河的威廉二世一生当中讲了好多不负责任的话,而经后人研究后认为,其中之最当属这份照会了。

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人,读了这份照会,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来的词可能就是“德俄同盟”。

而人所共知的是,是德国著名的伏尔铿造船厂,以“最无可挑剔的完美态度”,认真、负责、高效、优质的完成了中国在德国订造的“龙威”号战列舰。

而正是“龙威”号战列舰和其他的几艘以中国的民族象征“龙”命名的战列舰,把曾经辉煌一时的俄罗斯帝国,打成了“没有海军的国家”。

很多战史专家评论说,“德国给予中事工业方面的帮助,可以说一点也不比英国少,直到现在,中国的好多兵工厂里,仍然能够见到德国顾问的身影”。

如今,德国皇帝威廉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两位“二世”都已经作古,九泉之下,“坏孩子威利”会怎么向“尼古拉小爸爸”解释他当年“说”和“做”完全脱节的事,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求票中``````。.。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