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忽必烈为什么不大举南下

类别: 架空历史 | 指南录 | 指南录 | 酒徒   作者:酒徒  书名:指南录  更新时间:2010-08-30
 
关于忽必烈为什么不集中力量扑灭破虏军的问题

关于忽必烈为什么不集中力量扑灭文天祥,历史上是这样的,一些蒙古王爷对忽必烈做中国的皇帝,并且推崇理学非常不满(没办法,老忽必须推崇理学维持统治,他得位手段不正,所以特别怕人效仿),所以在北方叛乱频繁。

特别是窝阔台系的人,对忽必烈家族深恶痛绝。以海都为首,与忽必烈家族展开了四十年的战争,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扩张的终止。

1276年,忽必烈的四子那木罕被叛军俘虏,1277年(景炎二年),诸王打到了和林,伯颜被迫回军相救,文天祥趁机收复南剑州,赣南等地。1278年,也就是书中破虏军发展这一年,叛军才被压制住。

目前书中阶段,是破虏军与残宋的黄金喘息期,历史上,宋朝在崖山,渡过了最后九个月回光返照。然后,北方叛军内部瓦解,主要首领之一,撒里蛮捉住了另一个主要首领昔里吉,向忽必烈投降,并把他的俘虏交给了忽必烈。忽必烈原谅了撒里蛮,但把昔里吉流放到一个岛上。此后不久,1278年,那木罕王子被释放。这个反忽必烈同盟由于成员们素质差而失败。

历史上,后方安稳后,元朝对南宋发动了最后一击,先俘虏了文天祥,后灭宋。但本书虚构的时空中,喘息后的残宋不会再如此不堪一击。

正史中,忽必烈因为杀弟夺位,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四大汗国先后脱离,并明里暗里支持北方的叛乱分子。导致大元兵力布置,一直重北轻南。并且导致了大元在安南等地遇到严重挫折后,无力继续向南扩张,只好放弃报复。

海都竖着恢复蒙古传统,倒忽大旗,一直跟大元作对。先后组织了多次反忽联盟。屡败屡战。1278年的战斗失败后,他退到河中,养精蓄锐。然后,再组织反忽同盟。(书中,他的疗伤期会大大缩短。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1287年,反忽同盟纠集了乃颜、势都儿和哈丹三个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从东北一直延伸到中亚。迫使元军退至豪州(今辽宁彰武)、懿州(今辽宁阜新东北)以西。

忽必烈不得已,抱病亲征。双方一直打到了1290年,凭借汉军的前仆后继和人数上的优势,大元才扑灭了这次反叛。海都再次败退,再次养精蓄锐。

忽必烈死后,海都又入侵大元。后被忽必烈的继承者击败。双方一直打到了1301年,海都病死。然后,海都的儿子与忽必烈的继承人继续战斗,一直到1309年,海都的势力被部将侵占,才不得不放弃了大元的争斗。

实际上,当时南宋没有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能看到忽必烈背后的不安定因素。徘徊在求和与苟安的朝廷,最终在崖山落下了帏幕。而如果那时候有一部分现代人的记忆进去任何一个南宋抵抗者的脑子,恐怕看到全局的他,肯定不会放弃在草原上给忽必烈添乱的机会。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