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元明
第三卷江山美人志第211章老将论兵
第三卷江山美人志第211章老将论兵
范坚强翻了翻白眼,笑道:“王胖子大人,我老范可没说要卖你鸡腿……我只是想跟你比赛,看看谁吃东西的速度快。
赌注嘛……就不要太大了,就二两银子好了!你只需要吃完那根鸡腿就行了,我老范吃完两根鸡腿……”
说完他也变戏法一样变出两根鸡腿来,在王承恩面前晃晃,笑道:“比还是不比,二两银子哦!”他真的掏出二两白银,丢在了王承恩手里,笑道:“你已经啃了一口了,你占便宜,这还不干啊……来吧,赢了我老范,银子就是你的!胡说,你在旁边作证啊!”
王承恩心想,这么便宜的事情啊,不比就是亏大了。
当然他点了点头,于是两人数数字到三,开始比试起来,王承恩大口大口的咬鸡腿,只感觉自己的的速度就好像风卷残云一样,这时候他已经做到了眼中只有鸡腿没有范坚强的地步,心中极度的自信,肯定能将这二两银子弄到手……
等到王承恩咬最后一口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他抬起头来,看到范坚强已经完了,正笑吟吟的看着他,那笑容要多龌龊就有多龌龊,要多委琐就有多委琐……胡说在旁边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输了,他的鸡腿好吃!”
原来范坚强掏出来的鸡腿,却是只蒙了一层鸡皮,里面全部都是面粉做成的,根本没有那根鸡骨头,当然吃得快了。
他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
王承恩再风卷残云,也不是他的对手啊……王承恩叹了口气,乖乖地将银子交给范坚强,自认倒霉。
毕竟刚才只是说鸡腿,并没有说面粉做的鸡腿还是真鸡腿,王承恩上了范坚强的恶当,也只能认倒霉。
他哪里知道。
今日一早,范坚强就从御膳房知道了他弄鸡腿的事情。
于是逼着御膳房的太监用面粉做了两条鸡腿,从那时候就开始想着阴他了。
王承恩和范坚强只是一个小小的赌赛,而且是在角落里面进行,但是程真耳目聪明,也听到这么回事。
他忽然从“比赛”“速度快”这些关键词当中,想到了什么东西,灵机一动。
顿时才思如同泉涌,全部都有了。
吃完饭,继续比试的时候,程真笑着对孙勇说道:“朕以前想到过一个好主意,今天又忽然想起了,所以跟两个将军说说。
以后就从京城五大营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竞技大会,比武自然是竞技大会地重头戏。
但是还要举行什么马球、射箭、游水、竞速等比赛内容,得到冠军的升官,发给大批银子做奖金,然后还有资格参加全国比赛。
得到全国比赛第一名地冠军,朕会亲自接见,给他们颁发金牌。
给予大批赏赐。
得到那种组队比赛前三名的队伍,朕也会亲自接见,给他们颁发金牌,给予大批赏赐……两位将军,你们看如何啊……”
孙勇不由得脸上惊讶之极,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匪夷所思。
程真笑道:“孙勇将军,朕现在问你,大明官兵平日里的训练内容,一般都是哪些?这些内容是否能够保证士卒们个个身体强壮,武功纯熟。
而且意志力坚强。
配合纯熟?”这一系列问题将孙勇问住了,孙承宗也有些发呆。
当下孙勇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禀皇上。
这大明朝士卒的训练内容,一般就是四项内容,即骑、射、武功和阵法,如若是神机营,则还需要学习火器使用方法。
这些法子是几百年前就流传下来的,末将不知道有什么不妥啊。
如若这大明朝的士卒,个个都将这骑、射、武功和阵法训练得纯熟无比,自然是个个身强体壮、武功纯熟,那么大明朝就不用怕建奴鞑子,也不用被蒙古骑兵欺负了。
惜乎啊惜乎,这么多年以来,因为拖欠士卒粮饷,而且屯田制度废弛,导致大明士卒都吃不饱,穿不暖,将训练也松懈了下来,于是积弱不振,屡屡地在建奴鞑子面前吃败仗,就连小小的山贼倭寇,都能够在大明朝的士卒面前耀武扬威,唉……”
程真不由得又是生气又是感动,生气的是,难怪明末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了,从此以后由盛转衰,就连孙勇这样的重要人物,竟然都如此的食古不化,只知道按照古人的练兵方法来做,根本就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怎么改进。
如此一来,大明朝士卒地素质怎么会上去,又怎么能够保证兵强马壮,战斗力强悍呢?难怪明朝一败于土木堡,二败于倭寇,三败于满洲鞑子了……
但是让他感动是,这孙勇其实还是忠心为国的,不过就是都跟没头的苍蝇一样,将力气用错了地方而已。
由这一刻开始,程真下定决心,今后这两个月的时间,就泡在这京城前军营了,一定要亲自来用现代训练方法打造这支禁卫军。
当下程真沉起了脸,问孙勇道:“本朝名将戚继光将军,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做《练兵实纪》,其中详细的列出了各种练兵方法,难道这本练兵宝典,没有在大明军中使用么?”
孙勇嗫嗫嚅嚅的答不上来,他明显还显得有些稚嫩,这时候就招架不住了。
这时候孙承宗从点将台地边缘过来了,孙勇将刚才的问题向他叔叔,本朝最有威望的老将军孙承宗说了一遍,孙承宗忽然一跪到底,给程真连续磕头,道:“关于本朝的士卒训练,以及用兵之法,老臣有一些话一直想说,但是这些话乃是亵渎太祖皇帝及历代各位先祖皇帝,所以老臣斗胆,先请皇上恕罪。
程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下亲自过去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笑道:“老将军不必担心,祖宗之法未必适应现在的形势,所以老将军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绝对不会怪罪。
两滴浑浊的眼泪从孙承宗的眼中滴了出来,他用袖子擦去眼泪,连声道:“皇上圣明,皇上英明啊,我大明朝天军有救了!”当下孙承宗一五一十的,将他所认为的大明朝军制弊端,全部都端了出来,听得程真简直就是不敢相信:这么搞怎么打仗。
原来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接连攻陷辽阳和沈阳,京城一片惊慌。
当时孙承宗在京城担任左庶子,充任讲官,因为他懂得兵法,在军中颇有些名声,所以被天启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主持大明朝地军务。
孙承宗上任后,马上上了一道长长地奏折,指出当时当时军事体制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主张谋求改革,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孙承宗认为“兵多不练,饷多不核”,就是说当时地军队训练很差,后勤供应极其混乱,就连保证士卒吃饱穿暖的粮饷都不能保证,要求朝廷注意这两个方面;
第二,孙承宗认为,当时大明朝是“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边,而且增置文官于幕府”,就是说,武将只有带兵临阵打仗、守卫边疆的权力,但是士卒的训练、军队的派遣、大的战略决策,都是由不懂打仗的文官来决定,这种“以文制武”的指挥策略,其实是极其错误的策略。
第三,实际上还是第二条的延伸,孙承宗认为“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是不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边疆的事情交给经略、巡抚,但是所有的决策,都是在朝堂上做出的,根本就不切合实际,边疆的将领们也没有足够的权力指挥战事,这种“将从中御”的方式,是极其不妥的。
所以孙承宗主张,要“今天下当重将权。
择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就是要选择沉稳而有谋略的大将,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权力,让他决定边疆的事务。
绝对不可以随便派一个京官甚至是宦官,就可以凌驾于边疆大将的头上。
孙承宗当时提出了这些策略,最开始天启皇帝还是大加赞赏的,但是执行下去就变了味道,根本没有人来认真考虑这些东西。
等到魏忠贤上台之后,因为多次拉拢孙承宗不成,于是借着这道奏折大做文章,指出孙承宗乃是污蔑大明朝历代皇帝,否定太祖定下的制度,后来适逢孙承宗打了败仗,于是就将孙承宗削去官职。
如若不是后来辽东吃紧,朝廷根本就不会考虑再启用孙承宗,但是这次启用之后,孙承宗根本就是心灰意冷,再也懒得去提这些兵制改革的事情了。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