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第688章 名和利都有了,工匠们要变成老师!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刺明 | 拉丁海十三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书名:刺明  更新时间:2024-06-05
 
周一鸣是高弘图的学生”脑子反应灵活,领悟能力强,由他出面处理此事”高弘图本人肯定会多加指点的,基本上,就是将高弘图也利用起来了。好吧,不能说利用这么直接的词语”应该说将高弘图的积极性给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这件事,只要高弘图尽心尽力的去做,必然可以做得非常的完美。

于是,虎贲军的第一所工匠学校,就这样诞生了。按照虎贲军雷厉风行的做法,既然决定了,那就要马上执行。于是,周一鸣很快就来了”当面听取张准的指示。

“衡王府?”

听说学堂居然是设置在衡王府,周一鸣明显的有些愕然,随后又有些激动”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能成为这个学堂的主持人,周一鸣还是很激动的。将衡王府变成一座学堂”这样的想法,也只有张准才能想得出来。而他周一鸣既然是学堂的组织者”这意味着衡王府也就纳入他的掌控了。掌管一座王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一个考验,更是一种荣光。

“哎,一鸣,衡王府交给你,可不是被你用来卖掉的!”

张准故意板着脸”严肃的说道。

“当然不会!”

周一鸣急忙说道。

前段时间,因为虎贲军的财政比较紧张,得到张准的批准以后”周一鸣还真是拍卖了不少的东西,用来筹集资金。包括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很多建筑”都被周一鸣卖掉了。这些建筑都是大户人家遗留的,他们在逃亡登州府以后,又被鞑子杀死或者带走,这些房屋”就成了无主之物。

虎贲军将其收回来以后,再拍卖给一些外地来的有钱人家,前前后后”倒也筹集了二三十万两的银子”解了燃眉之急。因为总是在拍卖房屋,周一鸣都拍卖上瘾了。只要是虎贲军目前用不上的东西”都在他的拍卖之列,衡王府也在他的拍卖计划当中,只是这个建筑太耀眼”没有人敢买而已。

张准慎重的叮嘱说道:“衡王府既然改为学堂”那么,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要保存完好。这是工匠学堂”有的是工匠,维护衡王府的设备设施”就是他们的实习课。

要是这一点都做不到,所有锋老师和学生,都全部不称职。”

周一鸣笑着说道:“几千人往里面一送”大人,这衡王府,也就成了大饭堂了,不乱开锅才怪。”

张准摇头说道:“估计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人,只有几百人吧。总之,要叮嘱他们”爱护衡王府里面的一切。要是损坏了”是要赔偿的。吓唬吓唬他们”不要无法无天了。”

周一鸣急忙答应着。

有了学堂的组织者还不够,还得有大量的工匠作为老师。这时候,那些老工匠,就非常的吃香了。按照张准的想法”技工学堂的老师”当然是这些老人家担任。至于传授的工艺,暂时也只是分了几个大类”包括铁匠、泥水匠、木匠、船匠等。至于大类下面怎么详细的分类,等学堂架构起来再说。

周一鸣有点担心的问道:“大人”工匠的手艺,基本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甚至连女儿都不传,我们要让他们无偿的将传家宝的工艺传投给陌生人,他们会愿意吗?”

张准含笑说道:“这个工作”我来做。你先拟定好相关的人员名单”其他的事情”我来处理。”

周一鸣便风风火火的去了。很快,有关工匠的名单,就被送到张准的面前,总共三十多人,都是各方面的骨干。他掌管政务,对于哪些工匠是最出色的,自然是一清二楚,三下两下的就能扒拉出来。张准当即传令”要名单上的工匠,都到来虎贲军大都督府开会。

虎贲军有经验的老工匠,基本上都集中在浮山城周围的炼铁厂、匠作坊和造船厂等三个地方,接到张准的直接命令以后,他们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全部来齐了。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工匠们到来以后”都觉得很纳闷,张准找他们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呵呵”我找大家来”是有事弃量的。”

“我希望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张准开门见山的说道。车面的工匠们,都是寂静一片。

有几个和张准相熟的工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愕然。因为,在这之前,张准的决定,并没有和他们私底下商量过,因此,他们暂时还不知道张准要做什么。不过,张准无论要做什么”他们都是必须表示支持的。

虎贲军的工匠,在张准穿越到来之前,日子可谓是惨不忍睹的,好像周石文等人,家里都就要饿死人了。如果不是虎贲军突然来了”要制造大量的火统”他们早就饿死了。其他的工匠差不多也是这样。因此,他们对张准,是非常感激的。只是,涉及到技术传授给陌生人的问题,他们的确是要思量一下。

工匠们的手艺,的确是很保密的,有技术的工匠,都轻易不会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别人。甚至,出现很多工匠宁愿带着自己的手艺进入棺材,也不肯传授给其他人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担心教会徒弟,打死师傅。话说,当时的工匠”的确是没有生活保障的。

现在,张准要他们将自己的手艺贡献出来,无偿的传授给别人,在场的工匠们,很容易的就想到了自己的日后。万一自己的手艺,被其他人学走了以后,他们会怎么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必须考虑。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工匠们是不会轻易的改变主意的。

“我知道,要大家作出这样的决定,不不容易。但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必须的!我们目前的工匠队伍”还是太少,远远不够!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手艺教导出去以后”生活没有着落,没有收入。我会给大家补贴的!补贴的标准,不会低于大家在未来三十年的时间挣的钱财!”

“简单的说来”就是你现在每个月能赚三两银子,一年能赚三十六两银子”我就给你补贴至少一千零八十两。如果你的技术,是我们非常需要的,这补贴”可以更高!甚至,超过一万两都是有可能的!我敢保证,大家绝对不会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

关键时刻”张准一锤定音。

你们不是担心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别人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后半辈子吗?好,我干脆将你的技术,一口气买下来。这样一来,你们就不用担心后半生了。而且,这项技术既然卖给了虎贲军,以后就永远都归虎贲军所有了。以后的工匠”都可以免费的学到这样工艺。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张准当然不会在乎一点点的钱财。

那些担心自己后半辈子的工匠,顿时放心多了。如果张准真的这么做,他们的确不介意将自己的手艺拿出来。只要到手沉甸甸的银子,他们的后半生,就算是有着落了。其实”能够教会更多的人,也是一种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有充分的保障之上的。此外,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的确掌握有核心技术。

“其实,我相信大家”最在乎的不是钱”而是青史留名。如果大家能够慷慨的将自己的技术贡献出来,我想”在历史的记录上,肯定会重重的留下大家的名字。并不是只有读书人才可以青史留名的”我们的工匠同样可以。”

张准微微一笑,继续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这话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工匠们的震撼力太强了。

青史留名啊!

老天,也只有这个张准,才会如此的看重他们!

在历史上留名的工匠,数量的确太少了,好像就一个鲁班。蔡伦本职是太监,不算。一直以来”工匠们的技术,都被冠上奇技淫巧的帽子,是根本不可能出人头地的。即使是帮明成祖朱插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是,现在张准明确的告诉他们,他们这些工匠,也有可能青史留名。这样他们就不能不激动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谁不愿意青史留名?不是有人曾经公开的说过,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么?

在这今年代”家里要出一个名人,的确是太难了。似乎”这已经成了读书人的专利。只有好好的读书”以后做了官,才能成为名人。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也。工匠们的地位,怎么可能和读书人相比?

“真的!只要大家作出成绩来,历史留名,是必然的!我会让人编写一本书,在书里面留下大家的名字。这本书,将作为新学徒的教材,作为学堂的必修课。只要进入学堂”就会知道你们的名字。以后所有的工匠”都会知道你们的名字。”

张准循循善诱的说道。

李奉来率先举手说道。

“大人,我也愿意!”

“大人,我也愿意!”

尹根盛和部火鸣也先后说道。

作为生夏宗的骨干,李奉来、尹根盛、帮火鸣等人,自然是要首先做表率的,然后是匠作坊的周石文、罗大山、孙勤恺等人。其实”在场的很多工匠,因为自身的确有一定的技术,所以,都被发展成为了生夏宗的成员,他们对张准的决定,都是无条件支持的。

有他们率先表态,其他的工匠,自然没有了反对的意见。名和利都有了”他们还想要什么?总的来说,工匠们的表现,还算满意。当然,张准开出的各件,也让工匠们觉得可以接受。张准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给他们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希望。要是他们不支持张准”怎么都说不过去。

随后,张准通报了有关技能大赛的组织”还有大发明的评选。因为这两项内容还处于研究的阶段,因此,张准只是约略的提到。但是”敏感的工匠们,还是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追问,他们希望得到更明确的答案。

“政务部正在研究相关的细节,很快就会出台!详细的内容,大家几天后应该就会知道。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技能比赛”是肯定要举办的。大发明评选”也肯定是要开展的。到时候”所有的人都会知道你们的名字!”

“技能比赛设置三个奖项。一等奖奖金一千两”二等奖奖金八百两,三等奖奖金五百两。临时定下的大项目包括铁匠、泥水匠、木匠、造船匠等。每个项目,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六人”总共是十个人。

张准微笑着说道。

果然,这两个决定,又让所有的工匠们,都全部兴奋起来。

不管这个技能比赛最后的结果如何,他的筹备过程,都会让工匠们大大的露脸。这对于提升工匠们的社会地位”绝对是有好处的。话说”工匠们从来都没有品尝过被人羡慕的味道。以前的匠户”总是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现在,他们终于是可以扬眉吐气了。

“大发明评选,由我亲自评定!总共是十名获奖者!第一名奖励三千两银子,第二名奖励二千两银子,第三名奖励一千五百两银子。第四、第五、第六名各奖励一千两银子。最后的四名,各自奖励五百两银子。”

张准继续娓娓的说道。

说到白花花的银子,下面的工匠,顿时又两眼放光了。

三千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普通的工匠家庭来说,绝对是巨款了。不要说三千两,就是五百两,都是巨款了。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一化八口人的家庭,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稳定收入,生活就不错了。五百两银子,一般的家庭,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筹措到。要是三下两的话。更是立刻就可以成为人上人了。

工匠们纷纷起来表态。

张准满意面笑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