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出口的纺织品都是以质优价廉为特色。
所以西方人对华夏产品都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便宜,耐用,没有科技含量。
姜大邺也不指望短时间内,去改变西方人这种认识。
既然如此,就用西方所熟悉的品牌去赚他们的钱。
锋列株式会社75%的股份也不少了,况且,生产基地也放在了华夏。
京绵集团主攻亚非拉市场,锋列株式会社主攻西方囯际市场,两不耽误。
更鸡贼的是,姜大邺虽然卖了专利授权,但还是留下了一手。
把最关键的反应酶——味精做了一次外观改良。
他把味精融合成一个大方块,然后按照比例,在外面加了一层黑色的合成聚酯纤维,美名其曰为保护罩。
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时,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直接丢进反应炉即可。
他还轻描淡写的告诉大家,里面的反应酶有剧毒,不能接触空气,不能见光,否则后果自负。
锋列株式会社的技术人员听他如此一说,心都凉了半截。
不能接触空气还好说,不能见光,那还研究个屁啊!
姜大邺这心思就是:你们就算是研究出来了,那又怎样?
能绕开这个专利壁垒吗?
老子至少还恶心了你们一段时间。
不过,最后这些技术人员还是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名义调离了岗位,回到RB去了。
反正锋列株式会社也算是他的了,生产厂家也放在了华夏。
没有他的命令,这些反应酶很难泄露出去。
锋列株式会社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就是垃圾股,买进来都嫌占仓位。
加上西瓜太郎又抛售出来的一部分股票,就算是有人暗中收购,市场情绪反应并不激烈。
姜大邺准备了四五十个账号,不到十天就把股票买齐了。
半个月后,锋列株式会社公司发布声明,获得了“皇者纤维”的唯一授权。
并且公布了“皇者纤维”的材料特征,以及应用前景。
公司的股票在当天的涨幅就达到了250%,很多证券公司即刻就把锋列株式会社列为A+++评级,升值潜力无限。
同一时间,东丽集团、雪利尔公司、钟纺合纤、富士纺等公司的股价瞬间飘红(跟华夏相反),有的甚至一个点一个点的往下跌。
尽管北半球冬天已过,但这时候,正是锋列株式会社爬坡产能的最佳时机。
今年冬天的国际服装市场已经可以预见,将会是“皇者纤维”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姜大邺也趁机向国家申请组建了一个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规模庞大,足足招聘了五六百名科研人员。
以原先被“软禁”的那些科研人员为主,研究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材料配方。
研究的对象包括巨能碳锂电池材料、纺织材料、纳米技术、石墨烯芯片等等。
有了之前的“化学基础知识概论”,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就有了全新的思路和探索方向。
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实验,再实验,所有产出的论文,都归他们实验小组所有。
姜大邺只要求有专利权在手,就彻底放任不管了。
天赋这种东西,只能是放任自由,才有可能会全面爆发出来。
在没有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会把最大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兴趣所在上,也间接促使发明和创作的效率最大化。
姜大邺为了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声望,在国内创办了一个名为巨匠的纯中文科学期刊。
期刊为月刊,专门收集国内外各个学术领域的精华论文刊登,只接受汉语的论文。
它虽拥有国际上最高的奖励制度,却没有任何与之相匹配的SCI影响因子。
姜大邺却不在乎这些,他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科学基础知识,分阶段性,一步一步的刊登在上面。
他只要求国人认同,不在乎西方人的眼光。
就现阶段而言,sci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论文。
你说你的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却没有sci论文来证明,是缺少说服力的,是很难得到学术界圈内人士认可的。
足见,sci论文地位之高。
发表SCI论文不仅要求科研搞得好,而且必须还得有一个好的英语功底。
这是在国内是最不容易发表的期刊。
SCI论文本身来说,华夏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
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SCI论文对华夏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
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的。
虽然这是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把天赋和时间浪费在学习毫无用处的语言上,这明显有些得不偿失了。
虽然使得华夏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
但也制约了华夏的科技水准,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
间接的也让教育部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外语上,让许多数理化方面的天才学生在半路上腰折了。
姜大邺创办这个纯中文的科学期刊,就是想让更多潜在的天才被发现,被重视。
巨匠每半年一次的评审活动,会选出一批获奖者,并且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各地方的主要报纸上。
获奖者可根据论文的等级得到巨额的奖金。
论文等级分五个档次,特等100万人民币,一等50万人民币,二等10万人民币,三等5万人民币,四等1万人民币。
这些奖励金额,以后会随着华夏的发展不断增加。
“只要你敢想,你敢写,你敢寄,我就敢给!”
这就是巨匠口号,低俗,铜臭味十足。
为了宣传巨匠,姜大邺什么也不顾别人怎么看了。
在全国范围的主要报纸上和学术期刊上,他花费了2000万人民币,买下了整整一年的广告位,就是为了宣传巨匠。
他还把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和“皇者纤维”技术论文都放在了巨匠第一个月的期刊里,希望能有点效果。
他要让国内所有的科学研究人员,或者是高天赋的学生才子们注意到,有这么一个纯中文的科学期刊在等待着他们。
不管是那些人是想着发家致富,也或者是想着名扬万里,姜大邺都不在乎。
他就只求大家在投稿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巨匠。
华夏众多期刊做不到的事,他姜大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巨匠抬上去。
这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他的颜面,也是为他后面的全面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毕竟是死的,只有学会了才能灵活运用,才能不断的发展黑科技。
姜大邺可不想自己也变成一个书呆子,所以求贤若渴的他,才把巨匠抬出来,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