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元丰二年初、大夏大兴三年这一年,如果开一个天眼,便能够看到在东亚这个地方有三个地方的人类在进行极为繁忙的活动。
在西面,陕西六路有很多的军队在调动;
在中间,汴京城里不断有人流出,涌向东南;
而在东面的海上,则是由无数的大船在缓缓向东南沿岸而去。
这对于亚洲这块大陆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变化,对于牵扯在其中的三个大国,以及周边的国家,都是一个非常异乎寻常的信号,因为此次有可能产生一个超级大国。
而对于这个古老的亚洲国家来说,一旦崛起,就是一个及其撼动人心的消息。
这是一个古老且拥有极大韧劲的国家。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大约都各自有一个文明巅峰,但是短暂的燃烧一把之后,很快就归于平静。
而对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来说,总是这么生生不息,有低潮,但总是会崛起。
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这个中国邪性得很。
这个国家的文人一口一句仁义道德,记载在他们史书的也大多是什么王道仁道,什么八方来朝,礼仪之国,听起来好像是听和平的样子,但实际上在周边的国家眼里看来,这个国家……嗯……反正从古至今,他们的版图就一直在变大,至于是怎么来的,当然是周边国家的归化。
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是觉得自己是热爱和平的,即便是战争,那也是别人来招惹自己的,所以中国人民是爱和平的嘛。
所以一旦中国从低潮中发出声音,说中国要完成伟大复兴的时候,中国人自己是听得开心的,但对于周边国家来说,那简直就是毛骨悚然了。
比如说大理国、比如说交趾这些国家来说,在他们的史书中,历史大约一千年,可一千年的时间里面,中央王朝就没有停止过对他们的欺压。
什么特么的朝贡,八方来朝,特么的,你当我们是愿意的?
宋朝是个不错的国家。
对于大理交趾吐蕃诸部这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如此,因为宋朝虽然富,但不强,虽然打战队他们来说也是难受,但大宋无法真正将他们打疼嘛。
因为大宋毕竟只是一个不完整的王朝,中央王朝的土地被辽宋夏三国所分,宋国虽然占有了南方的膏腴之地,但失去了屏障燕云之地,又失去了养马地河套地区,所以大宋是一个不完整的中央王朝。
一个完整的中央王朝,应该是易守难攻、经济富裕、且拥有极强武力的国家,而不是现在这个光是富有,但失去了屏障,没有了马匹来源的国家。
这对于宋人来说是痛苦的,但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中央王朝才是可爱的嘛。
只是如今一个强大的西夏在崛起,已经打下了陕西六路,并且看起来有吞并天下之意,这不得不让周边的国家都不免关注起来。
不仅仅是辽国如此,还有吐蕃诸部、回鹘、还有大理、交趾这些国家,一个个都瞪大着眼睛看着陕西。
汴京城里面乱成一团,大家都盯着自己的家产,深怕漏下了什么,但对于赵顼来说,他不能光盯着这么一点东西,他还得盯着他的天下呢。
只是前线传来的消息,令他感觉到毛骨悚然。
他原本以为陕西六路已经足够欧阳辩消化一段时间了,但前线的李宪传回来的消息却是——欧阳辩在陕西大范围的调兵遣将!
宋夏新的边境线上,西夏已经堆积了二十多万的兵马,但调兵遣将的力度依然还没有消减,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兵马在四处调动。
这是要灭国么?
赵顼是又气又怕。
气得是欧阳辩毫不留情的做法,而且还如此的贪婪,怕的是,如果欧阳辩当真要灭了大宋,大宋真的能够抵挡得住么?
朝堂上依然还在争执,不过主题已经有所变化,从一开始的要不要南巡,变成了现在要不要抵抗,以及如何抵抗的话题上。
主战派认为,欧阳辩不会满足于陕西六路的,这是基于他们对于欧阳辩的认识,在西夏占据了军事上的优势之后,一定会寻求占据中原这个地方的。
因为这对于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来说,中原之地,必须占据下来,才能够名正言顺。
所以,求和是不可能的达成的,只有打疼西夏,打疼欧阳辩,才能够真正走上谈判桌,达成短暂的和平。
而对于主和派来说,他们认为,可以利用与辽国联合施压,逼迫西夏谈和,因为西夏如此一直这么咄咄逼人,辽国想必也不会看到大宋衰落下去的。
因为三国鼎立的姿态毕竟还是比较稳固的,如果大宋被赶到了江南,那么辽国就要独自面对西夏的压力了,所以,辽国那边一定会站出来的。
而西夏面对宋辽两国的压力,如果还非要东出,那么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西夏虽然表现得很强,但也绝对打不过辽宋两国的联手而击。
这种情况下,逼迫西夏谈和是大概率可以达成的,这样争取到的时间,大宋就可以编练军队,找个好时机,将西夏赶回去,甚至可以借机首付西域也不一定呢。
赵顼并没有下定决心,但他的行为已经表达了他的倾向。
赵顼连续派出三路使者前往辽国,又派出三路使者去往西夏,里面是什么用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不过这也正常,正常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如今正面抵抗是很难的,失去了陕西六路,就失去了天然防御线,从河中府到汴京城,已经没有了天险可以依仗。
一旦西夏骑兵突破他们临时布置的防御线,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抵大宋的腹心。
——这怎么抵抗?
赵顼已经心急如焚,若不是怕扰乱军民之心,他大概率想着自己先逃为上了。
不过现在赵顼虽然还是稳着没动,但他的心已经飞去了杭州。
蔡京已经先行去了杭州,为他紧急布置出一个行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