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缺陷?
跟日军打过仗的一些军官,脑子里已经回忆起了日本人用的歪把子机枪。
谢国富举手问道:“师座,您说的是歪把子机枪吗?”
“是,我正要说呢,小日本儿歪把子机枪的三个型号,你给大家伙讲一讲。”周景笑着说道。
在之前回国的途中,行军歇息时,他就常给手下的军官普及一些知识,讲一些指挥战术。
谢国富学习起来是最认真的,有一股不钻研透彻不罢休的劲头。这样的学生,恐怕任何一个老师都是喜欢的,周景也不例外。
谢国富站起来朗声讲道:“日军使用的歪把子机枪,其实有三种型号,分别为十一式,九六式,九九式。
其中十一式,是最早的型号,也是日军中配的最多,最常见的轻机枪。射程在1500米,射速高达每分钟550发。
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行。”
周景伸手示意谢国富暂停讲述,朝着台下的一众军官问道:“学到了吗?”
“学到了。”不少军官纷纷应道。
这种知识,如果不到这里上课,那就只能战场上用生命的代价摸索。
让日军的一个火力点哑火片刻,在一场战争中就能挽救数条生命,也能让胜利多一份把握。
可以说,就这么一个知识点,普及到全团就能拯救成百战士的生命。如果普及到全军,那就能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然而前者周景能做到,后者是他所不能及的。
周景随意指了一个坐的靠后的班长,课堂提问考核:“如果是你,指挥你所在的班,战场上遇上了敌人歪把子轻机枪,该怎么做?”
那名班长站起来回答道:“如果我所在的班,拥有一挺轻机枪,那么我会命令机枪手优先扫射敌人的机枪组,即便不能将人打死,也会掀起泥土沙尘将起哑火。
如果没有轻机枪,那我就让手底下的战士们集火攻击,争取做到以上效果。”
这样的回答很标准,看来是听进去了,周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打过几场仗?”
“报告师座,我叫刘有功,机场保卫战我就在一连,现在任班长一职。”
那就是跟着远征团都打过三次大仗了,能说出这番话不足为奇。
“不错,刘有功你讲的很不错,不过有一点你要注意,其他人也要注意。
你的轻机枪在发挥威力后,要迅速转移到备用射击阵地上,防止敌人的报复。“
“是,师座。”
周景示意他坐下,留了一些时间让军官们消化刚才学到的信息。
无论是以前的军阀部队,而是现在的国军,都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机枪打完了不转移。
不转移的后果,就是日军的掷弹筒手,反应过来就是两发榴弹。机枪往往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就被消灭了。
而且日军还贼的很,根据国军这一习惯,他们先派出一部分兵力佯攻作火力侦察。
当国军的火力点全部暴露出后,便会使用各种优势火力进行的定点清除。
然后日军第2波主力进攻时,国军的火力已经下降一个档次了,根本抵挡不住。很多战斗力弱的军队,就在这样的攻击下一触即溃。
而战斗意志稍强的军队,在打退日军的这一波进攻后,也已经伤亡惨重。绝对撑不过第三轮攻击。
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虽说瞧不起日军这死板的战术,但现实往往是更残酷,国军是没有资格瞧不起日军的。
因为国军比日军要烂多了,面对这种死板的战术都没辙,也是让人叹惋。
周景摆手让谢国富继续讲,谢国富将记在脑子里的知识,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讲述出来:
“其实不光我们,日军自己也发现了十一式轻机枪的问题,九六式轻机枪,是十一式的改进版。
日军的这一式轻机枪,是为了改进沙尘卡壳的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至于说九九式轻机枪,是仿制的捷克式轻机枪,子弹口径达到了7.7毫米,30发的弹夹,射速要更快,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捷克式轻机枪要更好。
这种枪我们也有缴获,发现的确就是如此。从外观上来说不好辨别,但是仔细听其声音,还是能听出来的。
由于日军有大量的十一式,九六式轻机枪正在服役,全军替换成本太大,九九式轻机枪制造的不多,只是相互夹杂的使用。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吧!”
九九式轻机枪比捷克式都好用?迷龙心里头一下就活泛起来了,举手说道:“师座,能不能把这枪借来练练,以后缴获了也能直接拿来用嘛!”
迷龙之心,全团皆知。
坐在他旁边的人纷纷朝他投来了鄙夷的目光,想要就直说。
借?迷龙是属貔貅的,有进无出。当这些人谁不知道啊!
“军械调配以后再说。”周景一句话堵上了迷龙的口,继续讲起了日军步枪。
日军的步枪最常见的当然是三八式步枪,因为有个大大的防尘盖,所以人们都喜欢称其为38大盖儿。
这款枪的性能比较好,弹道稳定,精度高,而且后坐力小,子弹6.5毫米口径,重量轻就意味着能携带更多,对于日军来说很重要,那意味着持续作战时间加强了。
至于说威力不足的问题,说的是在一二百米的近距离,圆头子弹打中人体很容易穿透过去。
其实日军也有解决办法,一种是土办法,用锉刀锉弹头或者刻上划痕,就成了达姆弹。(据说tg也用过)
这样处理的子弹,在射入人体后会因为重心不稳与外表的因素进行翻滚,变形,碎裂。
翻滚的时候回造成弹道空腔,加大杀伤力(可以理解为打中后瞬间口径变大)以及让弹片很难被取出。
但是,这样做也会让子弹,因为气动变化和重心不稳而影响弹道,造成射击不准确以及穿透能力降低。
于是日军在战争中期开发出了尖头弹,弥补了杀伤力的不足。
而且据盟军记载,日军38式步枪还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直径三厘米的大洞。
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
这两种子弹很少有人愿意提及,大概是不愿意回忆吧!
枪是好枪,用的人怎么样?
这就要说日军的一些训练方法了,周景点了要麻的名,他对这方面最感兴趣,学的也最好。
要麻被点到名还有些羞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话,还真有点不习惯。
他的双手偷偷的握成了拳头,似乎要凭着这股力量来克制紧张:“其实这还是师座跟我们讲过的。
日军除了常规的训练方式,还有一些非常规的训练方式。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这个我们侦察连也在练,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战士们持枪更稳了,射击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还有打夜间100迷外香火头,这应对的是夜战,经过这样训练后,就可以根据敌人开枪时枪口的枪焰,进行瞄准射击。
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
总体来说有七八种,师座说经过这样的训练,基本达到了一等射手的标准。
而我们侦查连就在进行这样的训练,发现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个都能称得上神枪手。现在,我就敢放出话来,在同等情况下我们打普通的步兵连,1打2不成问题。”
前面的听着听着还挺有道理,众人都觉得学到东西了。既了解了敌人的能耐,也了解了如何掌握这些能耐。
可要麻最后这一句话,可就得罪人了。除了侦察连的军官,其他的军官听了皆不是滋味儿。
什么意思?
你侦察连就是亲娘养的,能耐大。我们步兵连的就是后娘养的,这么让人瞧不起啊!
迷龙这暴脾气,不顾曾经吃一锅猪肉烩酸菜的友谊,蹭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要麻,你给老子说清楚,什么叫做你们能1打2?合着你们侦察连厉害,我们步兵连不行?
你们侦察连拿着全团最好的装备,挑全团最好的兵。但那又能怎样,那不是你能口出狂言的依据。
别人怕你,我们一营不怕。有本事咱们拉出去比一比,我倒要看看你的侦察连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迷龙一开这个头,其他几个营长也坐不住了。
三营长戴南学站起来说:“行了,侦察连全团独一份,拿最好的资源。一营是全团的大儿子,也拿最好的资源。说这种话有意义吗?
要比,我们三营跟你们比,射击、拼刺、投弹,我们三营随便拉一个连,都能赢。”
迎接戴南学的,是要麻和迷龙愤怒的眼神。这时候他们俩的友谊又发生效果了,一起敌视起了口出狂言的戴南学。
二营长谢国富站起来劝:“哎呀,大家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弟兄,何必这样争吵呢!我看等过些日子,咱们来一次全团大比拼,看看谁带的兵最厉害。”
比拼作战技能,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能让军官们用心训练,也能让战士们为了荣誉努力训练。
周景用赞许的目光扫了一眼谢国富,拿竹条敲了敲黑板,“这个提议很好,下个月全师都进行比拼,所有训练科目都在其中。
头名可以获得,尖刀班,尖刀排,尖刀连的荣誉。奖赏也是非常丰厚的,猪鸡鸭鱼肯定都有,有能耐的吃肉,没能耐的一边看着。
但现在都给我坐下,收了心继续听我讲。别忘了,学不好老子要撤你们的职。”
四人老老实实的坐下,按耐着激动,收心听讲。下面坐的其他军官也是如此,虽说比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撤职啊!
撤了职,再多的荣誉也跟他们没关系了。
讲完了机枪和步兵,来重点了,日军的步兵分队战术。
日军崇尚武士道精神,也崇尚进攻。班排的分队进攻战术,是日军的根本战术。
日军实施进攻战术,大致是接近敌人600米到400米之间。此时,小队长或者分队长,会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
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隐蔽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
机枪组到位后,开火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
如此循环,直到接近敌人阵地200米左右。
此时,小分队(班)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
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
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
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之后进入白刃战,占领敌军阵地。
这就是教科书式的进攻战术,很全面的战斗方式。
应用在实际战斗中,可能有些不一样,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御之后,屡屡采用这样的的攻击战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固防御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老兵,都在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
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御阵地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
PS:学到了吗?把这一套领悟透彻了,回到抗日战场,也够资格当个连排级的指挥官。
不是人人都是龙文章,李云龙。那时候,大部分基层军官,懂得压制火力点,知道什么时候该开火,什么时候该躲炮,就已经算是合格了。
顺便吐槽一下,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我知道那是为了影视剧效果,可那也太假了。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
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
据说横店每年死十亿鬼子,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他们当初是哭着喊着逃的?
靠,我发现我开挂都开小了,应该直接左手一挥10万大军,右手一挥10颗核弹,不然快赶不上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