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做文艺  第81章 猫耳洞

类别: 都市 | 娱乐明星 | 从1979开始做文艺 | 书雪追风   作者:书雪追风  书名:从1979开始做文艺  更新时间:2020-06-21
 
听到战士的问话,张伟思索了一下,说道:“你们听说过‘猫耳洞’么?”

这个时候还很少有人听说过“猫耳洞”这种防御工事,但是再过几年,等到老山战役打响之后,“猫耳洞”之名将会传遍全国,被称为是“八十年代的上甘岭”,新时期的雪山草地,曾在老山猫耳洞住过的老兵回忆说:“在洞中住上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

一个剧务问道:“张顾问,什么是猫耳洞?没听说过。”

要说猫耳洞张伟还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他根本没在里面待过,但是这两天和刘营长闲聊,听他说起过二营防区内的几处猫耳洞里面艰苦的生活条件,还想着有时间去体验一下。

张伟说道:“边境战争结束后,我所在的部队就撤回了营地,不像刘营长他们一直坚守在边境地区,我看他们营就有战士驻守在前线的猫耳洞里面,让他跟大家讲讲吧。”

于是大家纷纷看向刘营长,刘营长解释道:“猫耳洞就是一种单兵或者少数几个人把守的防炮洞,有点像猫耳朵的形状。都是战士们在战壕或者山的侧壁上面抠出来的,里面空间特别的狭小,普通人估计在里面待上一两个小时就受不了了。”

刘营长说的很简单,大家若有所思,但是还是不太明白哪里艰苦,又将目光投向张伟。

张伟想了想,说道:“你们都看过电影上甘岭吧?”

刚说完,张伟就反应过来,看向坐在一旁的高宝成,上甘岭虽然是长影厂拍摄的,但是这位可是男主角啊。

张伟继续说道:“电影里面八连就是靠着坑道的防御,才在上甘岭主峰阵地坚守了24天,最终打败了米国鬼子。而那些坑道就是将猫耳洞不断地挖深、挖通,最终连接起来才形成的。拍摄电影的时候,为了便于拍摄,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战场形势,导演将坑道设计的比较高,而且里面很有层次感,实际上真正的坑道里面是很狭窄的,而且也很乱,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高宝成在一旁说道:“张顾问,这你也知道啊,我在拍电影的时候和人物原型张连长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就说过当时坑道里面的生活特别艰苦,地表都被敌人占据了,敌人就在他们头顶上修工事,他们和后方的联系基本都中断了,坑道里面什么都缺,尤其是缺水,后方准备了几千个苹果让后勤的同志往上面送,结果就送上去一个,就是电影里面演的那个苹果。”

张伟看着大家,说道:“咱们这前线的猫耳洞就和上甘岭的坑道一样,不过这种猫耳洞更加狭小,想换个姿势都困难,而且密不透风,空气也不流通,里面温度比外面要高上十几度,你们看看现在大家在这外面都赤身裸体的,到了猫耳洞里面那就更加闷热了。而且里面非常潮湿,很容易滋生细菌,在里面驻守的士兵一段时间后基本都会出现溃烂。”

有人说道:“下雨了是不是会好点?这里经常下雨,下雨天还挺凉快的。”

刘营长在一旁解释道:“下雨的话,那就更麻烦了,一下雨雨水就会顺着坑道口往里面流,到处都是水,有时候连着几天下雨的话,人连睡觉都泡在水里面。”

大家听得目瞪口呆,有人问道:“为什么不干脆把战士们撤下来呢?除了那天打炮之外,也没见这边有战斗,战士们何必在猫耳洞里面受苦呢?”

刘营长说道:“自从上次边境战争之后,这一段时间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但是暗地里面我们部队和对面的较量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说着刘营长指向远处说道:“那处高地就很重要,在那个高地的斜坡上面就有我们的两个哨点儿,那里是两国边界的重要‘骑线点’,在高地中央立有26号界碑,这个界碑还是清朝的时候设立的呢,但是近些年对面经常偷偷派人将界碑向我国境内移动,已经被我们发现不下十次了,前段时间就有一次,他们正在挪动时,被我们守在‘猫耳洞’里面的战士发现了,鸣枪示警才吓跑了敌人。”

陈培斯说道:“刘营长,张顾问,听你们俩说了这么半天,什么时候带我们去猫耳洞体验下生活啊?”

刘营长为难的说道:“战士们一定会很欢迎大家,但是现在去前线还是挺危险的,昨天我们部队巡逻时还抓到了一个对面渗透过来的女特工。”

这时,在旁边一直听着的导演站了起来,说道:“同志们,刚才张顾问和刘营长的话大家都听到了,虽然我们剧组在这里拍摄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和我们的战士们相比,已经很好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克服困难,把电影拍好。”

一番对话,又刺激了大家的斗志,张伟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就是看大家意志有些消沉,才故意引出了刚才的那些对话。

这时,又有人问道:“张顾问,我们什么时候去给战士们演出啊?真想去真正的前线战壕还有猫耳洞里面看一看。”

张伟说道:“我正在写新的节目,微型话剧,到时候大家要配合参与演出啊。”

剧组的拍摄在缓慢地进行着,张伟则在拍摄之余琢磨起慰问演出的节目来,被各种事情耽搁的拍摄进度,倒是给了剧组成员们排练演出节目的时间。

张伟先让他们主动报名,调查下每个人擅长的节目。大家还是很踊跃的,拍摄之余给战士们演出,也算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吧。

张伟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要演唱歌曲,而且基本都是军营歌曲,这也不奇怪,唱歌比较没有技术含量,这些人都是搞文艺工作的,虽然也不是专业的歌手,但是放在后世至少也是麦霸级别的。

大家申报的歌曲中也有张伟当初创作的一二三四歌和血染的风采,这两首歌已经随着军区文工团的演出传遍了全军,就是社会上也慢慢开始流传起来。但是剧组人员倒是不知道这两首歌的作者就是张伟。

除了歌曲之外,还有人要讲评书和表演魔术,张伟感觉这倒是有些搞头。

张伟看着统计单,感觉节目还是比较单调,实在不行还得自己创作两个相声小品之类的语言节目了,说什么也得让苦守边疆的战士们好好乐一乐,更何况还有“小品王”陈培斯在,不用太浪费了。

“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即有了,本来属于古代阿三的佛教用语。后来也指小的艺术品,比如短篇散文,即兴的书法绘画作品等等。

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还真是绕不开陈培斯这个人,他和朱时冒在84年春晚上面表演的吃面条,虽然情节十分简单,但是却妙趣横生,让观众们捧腹大笑,更是宣告了小品的诞生。

而随着春晚这个最大的传播媒介,小品一诞生就走向了辉煌,成为了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种节目类型。可惜的是,一场版权官司,陈朱二人虽然获得了胜利,却彻底得罪了央妈,辉煌的星途戛然而止,某台就是这么霸道。

所以一想到创作小品,张伟立马就想到了吃面条,不仅经典,而且道具什么的也很简单,还是讲拍电影的那些事儿,再说正主就在这里,简直就是量身定做啊。

当然现在还没有小品这种叫法,张伟给自己设计的这种节目形式取了个名字叫做“微型话剧”。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