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生婆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汗水沿着张嫣的鬓角流下,姣好的面孔极为苍白,因痛苦而扭曲,经过十数次的尝试,她几近虚脱,连惨叫声都发不出来了。
“金婆婆,好像是难产....”
一名面容枯槁,褶皱横生的老婆子闻言杵起拐杖,从火盆旁的椅子上站起,被搀扶着来到了床边。
金婆婆伸手在张嫣的肚子上按压几下,眉头深深皱起,脸上的褶子更加深邃。
“孩子的手抓着脚不放,姿势也不对。”
“这可怎么办....”
那些略显年轻的接生婆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好像天要塌了一般。
“肃静!!”
金婆婆拐杖重重戳着地面,苍老的身躯里发出厉喝,震住了他人。
“你们都是京城里最好的接生婆!哪个不是成功接生过上百个孩子?难产的情况没有遇到过?不要因为对方是皇后就不知所措!”
金婆婆很生气,事情还没到那一步,这些人便乱了阵脚,如何能成功?
经过金婆婆的一番呵斥,众人逐渐冷静下来,相视一眼,在热水中净手,走向贵妇。
“让皇后跪趴在床上,胎儿的动作不好调整,那就只能另辟蹊径。”金婆婆的话如同金口玉言,这一刻,她的话就是圣旨。
接生婆们立刻动了起来,扶着皇后张嫣趴在床上,这个动作无疑会消耗张嫣更多的体力,但却能更好的发力。
下方有人托着张嫣的肚子,接生婆们开始尝试能不能调整腹中胎儿的体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水盆脏了又换,换了又脏,炭火发出噼啪作响的声音,众人的心好似在承受煎熬。
大小姐杨明曦和朱芳薇握着张嫣的手,守候在一旁,替她拭去脸上的汗水,却不能分担对方的痛楚。
滚烫的帕子一遍遍在张嫣的身体上拭过,凡事有稳婆觉得自己体温开始下降了,都会跑到热水盆旁用热水将自己的双手捂热,然后回到床前。
“松了松了!”扶着肚子的稳婆忽然叫了起来,经验丰富的她们一模就能知道胎儿的体位如何,很不凑巧的,张嫣腹中的胎儿手抓着脚,蜷缩起来,导致不能让头部先出,好在金婆婆经验丰富,在她的按摩下,胎儿松开了双手。
“快,让皇后躺下去。”
当响亮的啼哭声从屋中响起时,朱由校一屁股跌坐到地上,整个人都虚脱了。
魏忠贤立刻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喜得龙子,正意味着我大明国运昌隆,绵延不衰呐!”
没多久,房门打开,一名宫女走了出来,说道:“为陛下贺,母子平安。”
朱由校在魏忠贤的搀扶下颤巍巍站起,说道:“好...好...赏,都有赏!”
“多谢陛下!”坤宁宫外所有宫女太监同时跪下,齐声道。
魏忠贤眼睛转了转,问道:“不知是太子还是公主?”
宫女笑道:“托陛下的鸿福,是太子。”
柳安眉头一挑,他很清楚的记得,朱由校的第一个儿子是朱慈燃,生母便是张嫣,但生下来就是死胎,可现在......
“好好好...”朱由校很是欣慰,胎儿的名字也早就有所定论,女的就叫淑娥,男的按辈分排字,应叫慈燃,他说道:“朕克继大统之路颇为坎坷,幸有先祖眷顾,今得太子,续我朱家香火传承,朕铭感五内,悻悻怀冲,取名慈燃,立为太子,大赦天下!”
“陛下圣明!”
太子诞生的消息四散开来,甚至将关于柳安的谣言都压制了下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国不可一日无君,帝不可一日无后,朱由校一天没有太子,他的位置就一天不能安稳。当初诸王作乱,就是因为朱由校没有子嗣,所以给了他们野心蓬勃的机会,甚至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
不过从朱慈燃出生开始,这些弊端就能一并抹去了。
消息传出,有人欢喜有人忧,百姓们弹冠相庆,牢中犯了小罪的犯人也得以释放,只不过那些翻了谋反、欺君等等重大犯人不在此列。
得了太子,皇后无忧,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所以朱由校决定,祭祀太庙。
这是朱由校自登基以来第二次主动祭祀太庙,第一次是刚刚登基,要去太庙禀告先祖,这次是立了太子,去跟先祖们汇报情况。
说起祭祀太庙,这个责任不是朝臣能够担任的,必须得从勋贵中挑选,而京中所有勋贵中,能够担当此任的,非英国公张维贤莫属。
作为勋贵之首,这祭祀太庙的事情向来都是由张维贤担任的,这次朱由校要祭祀太庙,张维贤当仁不让。
在祭祀太庙前有繁复的仪式要准备,不是说去就能去的,祭文、祭品、吉日都要选定,这时候就要钦天监出马了。
柳安对选定吉日自然一窍不通,不过他不懂,有人懂,好不夸张的说,钦天监除了他这个监正以外,随便挑个人都能告诉你将来半年里所有的吉日良时,就是看门的侍卫都能说道说道。
祭祀祖庙对皇帝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每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太庙各个地方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而皇帝会亲自来这里祭祖。被称为“四孟时享”,简称享祭,把当时时令的蔬菜瓜果祭祀祖先。
而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婚以及册立皇后的时候都要去太庙的寝殿进行祭祀叫告祭。
除此之外还有袷祭,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在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天,历代帝后神主都将恭大殿合祭,这叫袷祭。
每一次祭祀太庙,都要英国公出马,但普遍来说,不需要皇帝亲临,可这次立了太子以后,朱由校打算亲自前去太庙祭祀。
这个消息传出,引来了不少人的觊觎。其中,就有李庄妃等人。
几日之后,英国公前来宫中,禀告准备完全,朱由校便在朝臣的簇拥之下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