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和克莱尔之间到底有什么过往?”
这是伊丽莎白威兹曼脑海里的第一个疑问,不仅仅因为两位主角之间的爱情火花,更多是因为欧文和克莱尔对于信任、对于战争、对于伤害、对于亲密关系等等的定义与分歧,方方面面地与故事主线交织纠缠在一起,确实值得深究。
关于蓝礼演技的称赞已经数不胜数,伊丽莎白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强调,但她认为蓝礼真正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导演镜头能力范围内给予最恰当也最出色的表演,这种收放自如的恰到好处绝对堪称首屈一指。
就连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汤姆汉克斯这样的老戏骨也可能出现“发力过猛”、“诠释过头”的潜在可能,这种分寸确实难以把握;但蓝礼对于角色、对于剧本、对于导演的准备工作和阅读理解,却总是令人钦佩。
“难怪蓝礼在剧组工作的时候,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伊丽莎白丝毫不意外好莱坞内部关于蓝礼的传言。
此次的“侏罗纪世界”又是如此,点到为止却余韵深远,蓝礼对于欧文的角色诠释确实值得大大称道。
伊丽莎白认为,这部作品应该是蓝礼有史以来最具有大屏幕魅力的一次——至少从商业推广角度来说是如此,就如同哈里森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教授一般。对此,凯尔史密斯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
“英俊潇洒,身手利落,幽默风趣,体贴亲切。与此同时,又隐藏着自己的伤痛秘密,独自一人背负。还有什么角色能够超越呢?恐怕就连詹姆斯邦德和伊森亨特也不见得能够比拟。也许、蓝礼就应该出演007。”
凯尔必须承认有些小小的意外,又或者说期待值以上。
毋庸置疑,“侏罗纪世界”就应该是一部关于恐龙的电影,系列忠实影迷还是希望能够在大屏幕之上看到各式各样的恐龙,包括环球影业也是如此盘算的,尽可能地把焦点锁定在恐龙身上,吸引年轻观众。
“变形金刚”也是如此。
但此类电影的关键却在于,如果没有人类角色的串联,观众也就失去了共鸣与共情,最终难以代入其中,这也使得人类角色的定位与设定格外重要——“变形金刚”依旧是关于变形金刚之间的战斗,而“侏罗纪世界”则是关于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故事,这种微妙的定位变化,也让电影演变出不同可能。
在有限空间之内,蓝礼确确实实做到了“角色魅力最大化”,甚至还在期待之上,这让凯尔有些雀跃。
从这一点来说,凯尔认为蓝礼的睿智还在人们想象以上——虽然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清楚地明白蓝礼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在数不胜数的商业电影项目之中,蓝礼选择了“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这两部作品,却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即使不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却也能够感受到蓝礼的敏锐直觉非同小可。
包括“星际穿越”,在结束“地心引力”、“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连续三部作品之后,蓝礼已经连续选择了三部商业电影,但三部作品的风格、类型、题材以及特色,全部都有着微妙的区别,最重要还是落脚于角色。
简单来说,蓝礼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机缘巧合之中,“爆裂鼓手”助力蓝礼二封奥斯卡之后,“侏罗纪世界”就登场了——向广大观众展示这位年纪轻轻就创造无数奇迹的演员隐藏在面具背后的真正魅力,却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抢走恐龙的魅力。
那么,又有谁能够拒绝这样的蓝礼呢?
当然,两年前,没有人知道蓝礼能够凭借“爆裂鼓手”登顶奥斯卡,也没有人知道“侏罗纪世界”能够顺利登陆2015年暑期档,事情的最终发展也再次证实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唯一能说的是,环球影业终于做出了一次明智选择。
再加上“速度与激情7”意料之外——保罗沃克的车祸以及转身离开系列全部都是计划之外的突发状况;却情理之中地迎来了票房爆发——这场告别更像是环球影业借势渲染起来的离别,而蓝礼那一曲感人至深的“重逢之际”更是锦上添花,铸就了系列电影真正摆脱B级桎梏,成就了巨鳄级别的票房收获。
这也意味着,“侏罗纪世界”的票房成功已经具备了一切条件。
凯尔都不由自主地想要为蓝礼加油助威,那种热血澎湃的雀跃和激动,隐隐带着一种期待历史记录的亢奋。
转过头,凯尔就朝着坐在旁边的里克摩尔投去视线,“怎么样,是否得到你的认可了?”
就职于“旧金山纪事报”的里克——他已经公开出/柜,凯尔这里询问的“认可”也就不是什么电影层面的专业意见,而是来自于“荷尔蒙吸引力”的打趣与调侃,那一个眼神就足以说明一切,这让里克翻了一个白眼。
里克轻轻耸了耸肩,“故事差强人意,内核贪心不足,整体来说叙事重心还是偏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就可以看到凯尔那意犹未尽的眼神——他们都知道后面还有一个“但是”。
“但是,”里克摊开双手,然后凯尔就笑了起来,里克也不介意,“蓝礼拥有全世界最具有魅力的眼睛,上帝,他以前到底是忍耐得多么辛苦,总是一派翩翩绅士的风度,把那个魅力十足的家伙禁锢在身体里。”
“我无法想象他的面具底下到底隐藏了多么情绪,啧啧,这次真的是火力全开,一个笑容搭配一个眼神,足以令人膝盖发软,很难想象有女人不愿意买账,我觉得票房构成会非常有趣。”里克满脸啧啧称奇。
北美统计首映周末票房的时候,往往会统计观众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族裔等等,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分众,对市场进一步细分化,进而反馈到电影制作之上,立项的时候就能够确定更加精细的目标群众。
“侏罗纪世界”,如同大部分暑期档爆米花一般,目标群众是男性主流观众,也就是十八岁到四十九岁区间的男性观众,然后才是包含这些男性观众在内的主流家庭观众,尤其是十三岁以上的孩子们,期待能够全面打开市场。
而里克现在认为,市场构成可能偏离预期轨道,“你还记得蓝礼在‘爱疯了’里深情注视菲丽希缇的那场戏吗?我现在深深怀疑,当时菲丽希缇真的爱上蓝礼了,老实说,谁能够想象到,那具皮囊底下居然隐藏着这样一只怪兽!”
里克充满激情的解读,让凯尔忍不住欢快地大笑起来。
啪啪啪!
思考谈话之间,中国剧院内部已经响起了掌声,里克和凯尔也有说有笑地鼓掌起来,节节攀升的热浪氤氲开来,首映式的气氛也被推向全新高潮,激动和雀跃的情绪终于能够释放,甚至有人开始吹起口哨。
就连影评人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交流意见了,更何况是那些幸运赢得首映式入场机会的狂热影迷们呢?
不同于专业影评人们的视角,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足够优秀,而且准确无误地戳中了他们的嗨点:
暴虐霸王龙的彪悍与强势,迅猛龙的机警与睿智,还有横空出世的沧龙……这些细节在“侏罗纪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了恐龙的不同风格与类型,甚至是拟人化地赋予了迅猛龙布鲁一个迷人的魅力形象,在原系列的新鲜和好奇层面又更上一层楼,带来了刺激而丰富的视角,这就已经值回票价。
“我们就是来看恐龙的!”
显然,“侏罗纪世界”让他们非常满意,满足了他们对系列电影的所有要求,尤其是最终大决战的高潮,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令人大呼过瘾;出人意料的解决方式更是回味无穷。
二十二年前,首次在大屏幕上看到恐龙的那种亢奋与雀跃,又再一次地在中国剧院重新被唤醒起来,回忆的珍贵和当下的美好交织成为一种独特的幸福感,在观众的胸膛里激荡着,然后就纷纷鼓掌起来。
情怀,有时候能够超越影像和人物的魅力,唤醒每一个人属于自己的回忆,那种感动与幸福是无法取代也难以复制的,“速度与激情7”就成功唤醒了人们对保罗的情怀,而“侏罗纪世界”则成功唤醒了人们对恐龙、对电影、对幻想的情怀——
曾几何时,“外星人ET”让人们相信真的存在外星人,“星球大战”让人们开始用想象力探索星际的边缘,“异形”让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发挥到极致,“终结者”则让人们对未来对科技的担忧逐渐具象化真实化。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那种“想象力”,特别是通过电影影像具体化的想象力,正在逐渐枯萎乃至于消亡。
今天,“侏罗纪世界”再次唤醒了那些情怀——不是想象力,而是曾经拥有想象力的情怀,曾经相信梦想、曾经相信生活、曾经相信未来的那个纯真简单的自己,这一份情怀,通过电影承载着美好回忆,再次苏醒过来。
人们喜欢恐龙,更加喜欢恐龙所代表的幸福记忆。
没有人能够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