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窗外的光线透过清亮的玻璃洒落进来,带着几分暖意洒在刘协脸上,让刘协从沉睡中缓缓醒来,幽幽的芬芳沁入鼻翼,吕灵雎高挑却又柔软的娇躯如同小猫一般蜷成一团,所在刘协的臂弯里,‘精’致的脸颊上,还挂着几分泪痕,脸上的表情却带着几分满足。。:..co。
‘床’榻上,点点落红如鲜‘花’一般绽放,刘协动了动手臂,将丝被拉上来,盖住那无限‘春’光,起身便要下‘床’。
“陛下,妾身服‘侍’您更衣。”吕灵雎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眼见刘协下‘床’,连忙起身,任由丝被顺着她那如同绸缎般光洁的肌肤滑落,老夫老妻了,虽然行房是第一次,但在此之前,对彼此的身体可毫不陌生,自然无需羞怯,只是一动之下,动作不由微微一滞,一对娥眉微微蹙起。
“不用了,今天好好修养几天,稍后朕会让毓秀和婉儿过来伺候,朕得去上朝了。”刘协伸手将她按回‘床’上,帮她盖好了丝被,径直开始穿衣,窗外天光也已经大亮,距离早朝也没多长时间了。
“谢陛下怜惜。”吕灵雎乖巧的将身体所在被子里,目光‘迷’离的看着刘协,感觉上有些不同,似乎从昨夜过了之后,自己就真正属于眼前这个男人了,嘴角不由得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比之以往,多了几分不同的韵味。
刘协却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虽然身为帝王,但规矩既然定下了,自己若是都不能执行,让旁人怎么想?
出了‘门’,匆匆来到一楼,正看到桥氏姐妹正在和婉儿一起张罗着早膳,刘协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回来再吃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陛下每天都是这么忙吗?”桥蓉有些不解的看着刘协离开的方向,以前在南阳的时候,一直觉得刘协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的,怎的回了长安,感觉好像突然之间变得很忙了一样。
“不是的,只是陛下今日起的比较晚而已,往常‘鸡’鸣时分就已经起来了。”婉儿笑道。
桥氏姐妹对视一眼,俏脸一红,不用说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下也不好再问。
早朝基本上商议的还是关于工部的晋升和薪俸方面的事情,毕竟这事情说来简单,但做起来涉及的部‘门’‘挺’多,中间要协调的事情也需要在朝堂上定下,该如何升迁,又该如何发放薪俸,而且就算升迁,也得有个上限不是。
看着朝堂上一干大臣为了这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刘协无语的摇了摇头,事情已经定下,不过要完全实施,恐怕光是这协调,也得各部吵上一月,不过他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好再论断,毕竟关乎各部之间的利益,最好让他们自己协调,这也是摊子大了之后难免的事情。
以前摊子小,事无巨细,刘协也管得过来,如今随着朝廷的摊子越来越大,涉及到的利益也就更多了,若再像以往那般事事‘操’心的话,刘协得活活累死。
一番争吵无果之后,刘协让众臣将此事拿下去商议,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朝堂不可能每天让这群人争吵不休。
“陛下,贾尚书已经等候多时了。”退朝之后,刘协回到承明殿,一番锻炼过后,已经近了中午,卫忠小跑着来到刘协身边,躬身道。
“走!”刘协点了点头,带着卫忠,径直来到偏厅,贾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刘协到来,连忙起身相迎。
“免礼吧。”刘协摆了摆手:“累文和久等,却是朕之过失。”
“陛下言重了。”贾诩摇了摇头,在刘协的身旁坐下:“不知陛下今日招臣前来,有何要事?”
“却是一件要事,此事,关乎天下。”刘协笑道。
“请陛下明言。”贾诩正襟危坐,欠身道。
“卫忠,将东西呈上来。”刘协对着卫忠点了点头,卫忠连忙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十本论语送上来。
“文和先看看这些书,有何不同。”刘协示意了一下。
论语这种书籍,对贾诩来说自然不陌生,但这种装订成书的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前卫的。
贾诩好奇的翻开看了一本,除了纸质书籍之外,并无什么不同。
“继续看。”刘协指了指其他书籍,笑道。
贾诩翻开第二本,与第一本一般无二,微微皱眉,仔细看了半晌后,突然想到什么,又翻开了之前看过的第一本,对比一番,又打开第三本、第四本,直到将十本书籍完全翻看了一遍之后,贾诩才惊讶的看向刘协:“这是……拓印而成?”
拓印,用的是石碑,一般也就一篇字符,而这论语虽然不多,但这么一本下来,要多少石碑?
“非是拓印,而是雕版,此书一天,工部可印八百册!”刘协淡淡的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贾诩讲解了一遍,微笑道。
“雕版?”贾诩品味着这新鲜的名词,微笑道:“当初陛下重用工匠,说实话,臣也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如今看来,这工匠之妙用,当真是无穷呐!”
‘精’盐、琉璃、汉兴犁,给朝廷带来的收益可不低,然而这三样,在贾诩看来,加起来都不及这雕版印刷术来的震撼。
“文和以为这雕版印刷如何?”刘协微笑着看向贾诩,询问道。
“此物一出,陛下可收天下寒‘门’之心。”贾诩摇头叹道,寒‘门’求学之路坎坷,他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候根本不是天赋不够,而是求学无‘门’,运气好,遇上一位品行高洁,似郑玄、卢植那般的大儒,有教无类,只要愿学,都肯教授那就是撞大运了,但这类大儒名士有多少?又能教多少,对一般有求学之心的寒‘门’子弟来说,最难的不是老师,而是书籍。
蔡伦造纸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这么多年,书籍传承用的依旧是竹笺,为何?
一是没有雕版印刷这样方便的工具,二来是大多数书籍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就算想要抄书,也无‘门’而入,而且就算是世家愿意借你抄,但别的不说,一本论语就得抄几天,八百本书,工部只需要一天就能‘弄’出来,但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得抄个两三年,所以纸的出现,虽然令寒‘门’士子多了起来,但也多的有限。
如今,这雕版印刷术一出,如何不叫天下寒‘门’归心?再往远想,有了雕版印刷这个大杀器,天下向学之人还不趋之若鹜?
寒‘门’?
刘协摇了摇头,寒‘门’自然是要争取的,但却不是全部,所谓寒‘门’,可不是说真的平民,用现在的话来讲,那些地主老才在这个时代才算寒‘门’,最不济也是个富农,家中还是有些家资的。
“朕此前便有些想法,创办书院,只要愿学,都可以提供教育,学费低廉,甚至可以免收学费,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刘协将三学得概念大致说了一遍。
贾诩眉头渐渐凝重起来,这建立三学可不只是钱的问题,几乎不用想也知道,世家肯定会从中作梗,不止是朝堂上,而是整个天下的世家,就算刘协用商人的名义来创办这三学,乡学还好说,毕竟对于这种事,民间自然是欢迎的,真正的难题,在县学。
一是愿意教授的人才,朝廷如今掌控的县城,大概在二百左右,而依照刘协的理念来说,乡学只是教授读书识字,而县学就不同了,天文地理、术算、文章,分‘门’别类,一个县学,至少得配十几名先生,二百座县城所需要的教授人才,保守估计,都得三千人,以朝廷如今的底蕴,没有世家的帮助,这三千人可不好找。
问题的关键,不是建立,而是愿意授课的人才,别说三千,撇开世家的话,朝廷如今能够拿出三百这样的人才都够呛。
而且,世家的态度不得不考虑,要知道如今刘协治下,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的。
“此事宜缓不宜‘操’之过急。”沉‘吟’片刻后,贾诩斟酌着自己的话语,看向刘协道:“一年的时间太短,臣以为,可以将这个时间,延长到两年乃至三年,朝廷也可以做出更多的准备。”
“准备?”刘协看向贾诩,微笑道:“朕就知道,文和定有妙计。”
“非是妙策。”贾诩摇了摇头,苦笑道:“此事太大,要收拢足够的人才,陛下当先为此事张目。”
“如何张目?”刘协笑问道,所谓张目,就是造势,但如何造却是个问题,这事不能靠情报机构来办。
“臣以为,可将这雕版印刷术,‘交’由诸侯一同来推广。”贾诩笑道。
“‘交’由诸侯?”刘协怔了怔,随即笑道:“妙。”
看起来,是便宜了诸侯,但这雕版印刷术送出去,这天下世家的压力就不在刘协一人身上,而是所有诸侯一同承担,而且诸侯还不得不接,毕竟若是迫于世家的压力,不将此事推行的话,那等于将寒‘门’乃至大量有求学之心的人,往长安赶,但如果推行,他们就得跟刘协一起面对天下世家的压力,而刘协虽然将利益放出去,但这个名却是留下来了,看起来吃亏,但却是等于将朝廷的旗号这样堂而皇之的‘插’到诸侯的地盘上,为朝廷吸引大量寒‘门’人才,就如贾诩所说,两三年之后,朝廷能够借此事,收拢大批人才,到时候就算全部世家罢工,刘协也有足够的人才添补上这些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