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萼  100、庙号宋徽宗

类别: 历史军事 | 天萼 | 静好居   作者:静好居  书名:天萼  更新时间:2013-05-25
 
绍兴六年秋冬的御驾亲征,主战派占了上风。

大过年的,依然在前方奔波的皇帝,激动之下,突然说了一句,大家意想不到的话:“战时行宫,放到建康。”——有如铿锵霹雳,掷地有声。

“难道,皇帝雄起了?”有人质疑。“废话,赵构本来就是有胆略的皇帝!”

刘齐存在时期,镇江、建康,就是前沿,就是前线。这就表示皇帝要驻守一线了。

于是,新年初一下旨:“移跸建康”——正旦闹移跸!

即皇帝新年初一,也不让人安生,在平江连下三道旨:1、移跸建康;2、蠲免无为军,税役一年;3、置建康,御前军器局。

宋制——路、州、府、军、监、县、镇。其中,军,比州、府低一级,比县高一级。

(今制——省,含自治区、省副省级市;地区,含正副地级市;县,含县级市;乡,含镇。)

无为军,辖领巢县、无为县、庐江县。庐州之巢县城口镇,也叫“无为镇”。三县建制为“军”,治所设无为镇,故名称“无为军”。

(笔者注:无为军,真是令人腹诽,多难理解啊!如果望文生义……唉!不得不赘笔。)

赵构谕旨一下,行宫人员全部投入准备。所谓皇帝下旨,没有不是事先酝酿好的。下旨之日,就是执行开始之时。

下旨移跸建康,不是一件小事,意味着皇帝要在临安与建康之间,择一定都了。张浚为相前,虽然也有议论定都的事,但没有张浚为相后,议论的这么强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尤其张浚,一再奏请先驻跸、再定都建康。

当然,除了当年的宗泽,闹过著名的“乞回銮二十四疏”。没有其他人会认为,还都东京汴梁(开封)。

一是,北宋末帝赵桓的靖康朝,已经将黄河以北国土,割让给了金国,规定两国之间,以黄河为界。交割了国书,划出了土地。即,北宋已经完成了“以黄河为界”之“国家意志”的所有程序。这就好象大宋立国时,也无法将“燕云十六州”讨回一样。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已经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那么,赵匡结束五代十国历史,而建立赵宋时,无以将十六州,从辽国那要回来。

当然,这不等于北宋皇帝,不想要回燕云十六州。十六州,相当于大宋御北屏障。

宋太宗试图要过,打过,无果。宋真宗与萧太后时期,要过,打过,无果,最后倒是弄了个宋辽“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间,相安了一些年头。到了宣和帝赵佶,试图要过,也弄个宋金“海上之盟”。金太祖阿骨打,倒是守约,还了含燕京在内的七州。可是,他老人家前脚还了,后脚撒手人寰。结果金太宗一继位,就撕毁和约。不仅十六州之七州得而复失,还搭上黄河以北的其他国土。

二是,汴京守臣杜充,曾经于建炎二年十二月,于滑州的黄河李固渡,开决黄河大堤,试图挡住女真南下,却造成黄河每每夺淮入海。从此,人为形成黄河改道,致使两国国界形成纷争,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多次展开争夺战。

建炎四年冬,完颜宗翰、完颜挞懒,撺掇金太宗,建立伪廷刘齐政权。刘齐利用,黄河每每夺淮入海,每每发动战争,争夺黄淮之间土地。

绍兴六年,皇帝御驾亲征,亲领宋军北伐之战,就是为了剿灭刘齐军,夺回黄河以南国土。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南宋朝廷的皇帝与大臣,都不可能考虑再回北宋京都——汴京!

那么,就只有在建康与临安之间,二者必居其一了。

建康,是赵构称帝时,就下旨,建太庙于江宁城。建炎三年,驻跸建康,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建康府也成了应天府,因为是太庙所在地。同时,携太子祭祖,也因之失去唯一的亲生儿子,赵旉。因而建康,也成了赵构的伤心地。

临安,建炎三年,皇帝首次驻跸,就改杭州府为临安府。建炎四年五月,结束东海飘泊,驻跸越州。绍兴元年,升级越州建制,并改越州府为绍兴府。绍兴二年,再次驻跸临安。

从这种发展过程与趋势看,赵构的定都趋向,也是很明显的。

正在平江、建康两地忙碌皇上移跸的事,皇上接而,继续频频下旨。初五,诏赏张浚以破敌功,迁特进。初七,命发米万石济京东、陕西来归之民。十二日,罢都督府诸州市易官。十五日,诏罢解潜,以刘锜权主管马军司,并殿前步军司公事。十八日,诏筑采石、宣化渡二城。癸未,诏以翰林学士陈与义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沈与求同知枢密院事。诏广西帅臣训练土丁、保丁。二十三,诏复置枢密使、副使,知院以下仍旧,张浚兼枢密使。

二十四,诏禁诸军互纳亡卒。

同日,西蕃三十八族首领,赵继忠等来归。

西番民来归!就是身居西番(新疆)的一批首领,率众来归。这又是一件大事。这说明,尽管南宋风雨飘摇,但在居住其他民族的汉人中,其君国地位,旗帜地位,仍然没变,这也是让皇帝赵构喜出望外的事情。

福兮祸所伏!吴央,正为此欣慰之时,哪知翌日,皇上诏以秦桧为枢密使。

刚刚23日以张浚兼枢密使,才隔一日,25日就以秦桧为枢密使。

祸不单行!25日,何藓、范宁从金国回来,带回太上皇赵佶,及其郑皇后去世的消息。何藓、范宁两人,是赵构两年前派往金国,向二帝问候的问安使。

郑皇后与太上皇,北迁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县)。因不堪折磨,先后逝世于公元1131年与1135年。

皇上闻报噩耗,“号恸擗踊,哀不自胜。”当场在大殿上,捶胸顿足,号啕大哭。

二十七日,帝成服,下诏降徒囚,释杖以下。

成服,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所谓“成服”即穿孝、戴孝。旧时穿孝、戴孝,必须遵守从古代传统的礼仪,不准逾制和擅自更改,谓之“遵礼成服”。

皇帝哀伤,牢里的犯人、俘虏却因之沾光,获得减刑或者释放。

从这以后,张浚也是相当的配合,每—上朝,就象后来朝代的三呼万岁,张浚三跪三呼:皇上啊!你千万不要忘记国破家亡啊!

张浚反复再三,如此这般。弄得赵构眼泪汪汪,连清水鼻涕都流了出来。皇上因之每每“未尝不改容流涕”。这也是赵构,在得到了金国议和派的消息后,更加坚定地站到主战派一面的缘由。

狡猾的秦桧,为了钻营,立马收敛了“主和”的言行。

正月29日夜,东北有赤气如火。朝臣纷纷议论,“赤气如火”预示着,大旱降临。

二月初一,见日食,又议论纷纷。果然,二月处处报旱灾、火灾。初七,派遣王伦等出使金国,迎奉梓宫。

三月17日,诏尊宣和皇后为皇太后。

即,以赵构生母韦贤妃,为“宣和皇后”,尊为绍兴朝“皇太后”。

诸事繁复,一直拖到二月27日,皇上才启程前往建康。出发前,诏以岳飞为太尉、湖北京西宣抚使。然后。又是一路旅途,一路办公。直到三月初九,终于抵达建康驻跸。

回头从正月发生的四件事看,无论是正旦闹移跸,西番民来归,还是秦桧枢密使,庙号宋徽宗。对南宋来说,都是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四件大事。

直至九月初一,议定,太上皇帝谥曰“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徽宗,郑皇后谥曰“显肃皇后”。闰十月,开始制作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神主。十二月,祔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神主于太庙。

就是说,从1137年9月初一以后,对太上皇赵佶,可以称之为——宋徽宗。

绍兴六至七年,张浚和赵鼎决战朝堂。赵鼎败北,张浚大获全胜。从此,在南宋朝堂,张浚真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秦桧终于登上左相大位,成为掌控全军的御营使(国防部长)。当然,他的目标是重新登上宰相之位。从此,可以开始继续自己,完成掌控天下之位的经营。很快,蛰伏中的秦桧,就等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皇帝赵构,习惯于在背后纵局势,喜欢用宰相在前台运作,自己在后面推波助澜,就是出了事也好善后。如今,内忧已经基本扫除,心腹之患唯有伪齐与金国了。张浚作为坚定的主战派领袖,赵构也希望他能辅佐自己北定中原,建立千秋功业,名垂青史。

赵构听说岳飞眼疾已经治愈,于是诏岳飞前来觐见。

岳飞在来的路上,已经听到了不少关于刘光世的事情。心里揣测,这次的单独召见,是否与刘光世手下的,行营左护军之归属有关呢?

一想到这里,岳飞心里就忍不住闹腾。刘光世有五万人马啊,已经将近行营后护军,即岳家军的一半。如果加以强劲训练,将来必定能成为收复中原的利剑。

六月辛卯朔(初一),岳飞觐见。

赵构看见岳飞之后,跟岳飞谈论了一些国情军事,顺便问岳飞是否有良马。岳飞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场特殊的奏对。奏对的好赖,将决定刘光世这支军队的归属。

岳飞灵光一闪,利索而旁征侧引道:陛下,臣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都要吃洁净的豆子数升,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精细、清洁,它们宁可挨饿不吃。装上鞍甲,骑着它,开始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能跑远路的千里马。可惜,在收复襄阳六郡,平复洞庭湖匪乱的时候,这两匹马都死了。

现在我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尽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要死去那样。

这是因为它肚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喜欢逞强但却外强中干,这样的马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真是难为岳飞了,书读的不是太多,谈不上博学多识,还要作这么麻烦的比喻。要是能够直接跟赵构说,自己才是“致远之才”就好了。

赵构听了很开心,一直夸奖岳飞很有见识,说话有水平。

几天后,岳飞就升官了,升至正二品的太尉,并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这样一来,岳飞的级别就不同凡响,原先岳飞只是一员大将,见了宰相和枢密使等执政大臣还要行礼,执政大臣对他可以爱理不理。如今,岳飞的级别也上升到执政级别了,而且岳飞还是武将,这在有宋以来是比较罕见的。

建康虎踞龙盘,实乃帝王居所,赵构将“行在”迁往建康,实际上是向天下人表明,他赵构受命于天,未敢一日忘怀收复中原之事。

绍兴六年的御驾亲征,立国十年的南宋,终于堂堂正正地喊出了“恢复境土”之事。

在赵构前往建康的时候,岳飞和韩世忠也带着少量亲兵跟随。到了建康之后,赵构撇开韩世忠单独在“寝阁”召见岳飞。

由于涉及朝廷机密大事,所以朝廷没有任何纪实,谁也不知道赵构和岳飞说了什么,但根据后来的演绎推测,人们可以推测,赵构和岳飞的这次谈话非常融洽。赵构也更加认同了岳飞,表示全力支持岳飞北伐中原,收复失地。

次日,赵构再一次单独召见岳飞,并对岳飞说道:“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

即,赵构说,光复国土,中兴大宋这项大事,我就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除了韩世忠、张俊之外,其余的军队都交给你节制。

岳飞非常兴奋,他知道,赵构是决定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给自己了。

果然,为了让岳飞更好地掌控刘光世的军队,赵构还特意下了道《御札》给刘光世的部将王德等人,要他们在今后听从岳飞的节制。

《御札》曰:“朕惟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卿等久各宣劳,朕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盖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天意昭然,时不可失。所宜同心协力,勉赴功名。行赏答勋,当从优厚。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赵构的做法,对朝廷来说极不寻常。他将朝廷将近七层的兵力,慷慨地授予一个武将指挥和节制,这在历史上,尚无这样的先例,就是雄才大略有如太祖皇帝,也没有这样的作派。

这道命令一下,岳飞就将是全国大部分军队的实际统帅。以岳飞的军事才华,统帅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大举北伐,收复失地那是必然的,甚至进兵幽燕,收复燕云十六州,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并非没有。

十年,整整十年,岳飞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十年前,岳飞面对国土沦陷的惨状,毅然决然地给当时刚登基的皇帝赵构上书,要求赵构提兵北伐,收复失地。当时的他尚不知道,这个草创国家的底细,因此他一度不能理解皇帝的所作所为。

十年后,岳飞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岳家军统帅,十年从军生涯,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皇帝不提兵北伐,收复失地。了解的越多,岳飞的意志越坚定,他坚信自己在皇帝全力的支持下,一定可以打败金国,收复失地。

一想到这些,岳飞感觉自己就要燃烧起来,兴奋的血液在心头涌起。岳飞不吐不快,于是给皇帝赵构上了一份奏疏。

岳飞写道:“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陛下录臣微劳,擢自布衣,曾未十年,官至太尉,品秩比三公,恩数视二府,又增重使名,宣抚诸路。臣一介贱微,崇荣超躐,有逾涯分;今者又蒙益臣军马,使济恢图,万一得便可入,则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各路叛将,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亦可便下。”

岳飞最后说:“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百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从岳飞最后说的话来看,岳飞在写这份奏疏时,虽然情怀相当激越,但并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还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在南宋成立之初,包括赵构在内,都不得不将“迎回二圣”当做一个政治口号来喊,虽然赵构心里非常清楚不可能,但是不得不这样。

此时,若是还提迎回二圣,那就不合时宜了。岳飞虽然耿直,但也不傻,自己算是赵构的嫡系将帅,当然知道如何站队。

岳飞的上书让赵构十分满意,他当即批示道:“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惟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即,赵构说,有这样的臣子,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在收复故土的战斗中,我不会束缚你的手脚。只是你要告诫将士们,不要滥杀无辜,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至此,岳飞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黄金岁月。

当晚,当吴央看到这几份,赵构与岳飞之间的君臣对话信札,忧心忡忡。心呼:我的鹏举兄啊,你真是不问政治,一心“还我河山”哪!

执政能臣,深谙军事的宰相张浚,最高军事指挥的狠辣秦桧,何能容你越过他们,掌控占全军七层的兵马?一心只为陛下冲锋陷阵?!

我不是委托李娃转告你,万一遇到皇上要把大部分兵力交于你时,你不能简单地、直截了当地接手,要通过廷议,才能接手的嘛!

鹏举兄,你怎么这么一根筋哪!你一人掌控几乎举国的兵马,不仅朝廷大员不能容你,军门也不能容你啊!

赵构,你就这样,将岳飞推到风口浪尖上吗?!

我的天,这可如何是好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