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第七百零九章(五) 百折不回

类别: 穿越历史 | 北洋1917 | 大鹏金翅明王   作者:大鹏金翅明王  书名:北洋1917  更新时间:2013-05-19
 
酋崎正刚始终担心对方剩下那2个炮兵营和那个12门105mm中型榴弹炮营一旦隔岸开火的话,自己到时候可真的吃不着兜着走。

结果联队付竹内彬梗着个脖子嚷嚷,“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中国部队哪怕是一个连队的战斗力也非常惊人,要相信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刚才乌克兰炮兵能开火的只有一个75mm野炮营而不是一整个炮兵团,现在我们哪能半途而废,撤下来这仗就彻底打输了,日后怎么向菊池旅团长阁下交代?“,

武藤信义的步兵第23旅团可正往这儿赶呢,难道佐佐木大队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我们最后居然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步兵第23旅团?这绝对不能接受!联队长阁下,要撤你带一个中队撤,我带青木大队剩下的2个中队上去增援,务求当面击破乌克兰人,要不然孤悬在敌人侧翼后方的松下雪太郎的三个中队也回不来,这怎么行?”

酋崎正刚被竹内彬的这么一说可真不好再打退堂鼓,这厮便同意联队附竹内彬带青木大队第3、第4中队上去增援佐佐木大队,留下青木带步兵第1中队捍卫联队部和炮兵大队“”看

如果不是松下雪太郎带领3个中队在乌克兰步兵第3团的第二道阵地后方打响的话,正面阵地上集中了6个半中队日军的竹内彬进攻部队,在兵力上依然处于下风,对面4个营的乌克兰步兵足足2200多人,而作为进攻方的日军不过是1400多人,当然,机枪和迫击炮的数量,竹内彬指挥的日军此刻要多于防守方的乌克兰民族军。

可即使这样,地形有力凭借既设阵地防守的乌克兰人的阵地也并没有那么容易突破,竹内彬在伤亡了1个半中队的兵力之后,也不过就占领了对方不到200米宽的右翼阵地,杀红了眼的乌克兰民族军显然把在中国装甲部队跟前受的气全撒到了日本步兵第18联队的进攻部队身上。

双方甚至一度为了一个连级规模的阵地拼起了刺刀,在日俄战争中日本陆军当初可是被沙俄老毛子的刺刀挑的魂飞魄散,当然乌克兰民族军之前多数出身于缺少训练的游击队,可是人一旦杀红了即使是乌克兰二毛子也是背水一战悍不畏死,加上兵力上占有优势,双方搅合到了一起之后,日军的迫击炮优势反而投鼠忌器无法进一步发挥。

当然,一直担心对方河对岸的炮兵团重炮开火的竹内彬指挥下的日军也是死战不退,压根不敢放松或者拉开距离,要不然这时候一顿105mm口径的榴弹炮击砸过来的话,那步兵第18联队的主力将不复存在,仗到了这份上谁都不敢轻易言退。

事实上,督战的克拉夫申科也是心急火燎一个劲的往电话里喊要求师长米列夫斯基炮火支援,可炮火支援不但没来,日本炮兵大队剩下那5门炮转移阵地后再次发威开始轰击克拉夫申科的阵地,而且日本炮兵相当自信和大胆,炮弹的炸点距离日军占领的那段阵地甚至只有50米的距离都敢开火!

1918年7月30日12:30哈尔科夫东北十五公里处哈尔科夫河畔森林战场

日本第三师团步兵第5旅团第18联队和背水一战的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第1师主力激战之时,早已泅渡并潜伏到了哈尔科夫河右岸的中国装甲团薛驹汝带领的那个连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由于乌克兰步兵第1师炮兵团的4个炮兵营借助浮桥渡过哈尔科夫河后,在高耸的河岸阻碍下滞留在河滩上较长的时间,而紧接着对方师部带领骑兵连、辎重营居然迅速也沿着浮桥渡过了河。

这样加上原来的炮兵团、工兵营的乌克兰民族军,猬集在哈尔科夫河右岸河滩上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兵力超过了5000人,虽然战斗兵不到三分之一,可工兵营、炮兵团手里并不是全都是赤手空拳,基本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兵力身上可是背着莫辛纳甘步枪,薛驹汝再托大,也不敢轻易就用100多号兄弟去招惹人家几千人的队伍。

薛驹汝只能率部继续在500米外的灌木丛中潜伏观察着渡了河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部队的动静,同时用电台跟河对岸的团部请示,要求联军航空队返回战场后第一时间空袭摧毁敌人的浮桥,要不然别说是乌克兰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就是步兵第1师那三个主力步兵团都很有可能撒丫子撤过河跑了。

联军航空队迟迟不来,这边薛驹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米列夫斯基指挥工兵营抢筑了上岸的便道,人推马拉的把4个炮兵营一一拉扯上了河岸,几次想要打响却又觉得这寡不敌众的没法打,自己这100多号人生死事小,因为一旦打响,很可能彻底惊动了敌人,对方三个步兵团没准蜂拥而至就撤过来了,到时候团主力或者增援上来的步兵第18联队抓不住敌人可就糟糕了。

薛驹汝干脆把装甲第1营第2连的三个排一分为三,以排为单位,分别远远的跟住上了河岸后分三个方向疏散的乌克兰炮兵部队,并且告诫部下,在联军航空队空袭摧毁对方的浮桥之前,尽量避免开火暴露目标。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炮兵部队在师长米列夫斯基渡河后整个行动速度加快了不少,而且为了避免被联军即将返回的航空队发现和空袭,米列夫斯基把3个75mm野炮营和1个105mm榴弹炮营居然分三个方向向着哈尔科夫河东岸的密林里转移,由于乌克兰民族军的炮兵部队和德国步兵师里的炮兵一样,都是用德制军用卡车作为炮车拖拽大炮。

而这会儿因为道路和浮桥承载能力的限制,米列夫斯基的4个炮兵营是临时靠人推马拉弄过了河,原本拖拽大炮的卡车都被迫留在了哈尔科洛夫左岸!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